微信分享图

1102 李可染 1979年作 秋牧图

秋牧图
拍品信息
LOT号 1102 作品名称 李可染 1979年作 秋牧图
作者 李可染 尺寸 直径31cm 创作年代 1979年作
估价 无底价 成交价 RMB 212,750
材质 形制

【题识】 一九七九年,可染。
【印文】可染
瓷盘(当代) 釉上彩
【说明】LOT1102-1125为现藏家得自唐山陶瓷厂。

别开瓷面艺术花
———名家画瓷盘小说
本专题是近现代名家以“综合材料”进行艺术探索的一次集中呈现,共汇集京津画派李可染、李苦禅、王雪涛、吴作人、白雪石、刘继卣、孙其峰,长安画派石鲁、黄胄、何海霞,金陵画派陈大羽,海派陆俨少、谢稚柳、刘海粟、唐云、朱屺瞻以及岭南画派关良、杨善深等18位艺术家的24件釉上彩绘瓷作品。本专题作品均由现藏家直接得自唐山陶瓷厂家属,创作时间集中在1979年至1980年,并有相关史料、亲历艺术家采访视频及部分艺术家家属鉴定意见为佐证。
鉴于此类形制作品,属于特定历史时期,我国艺术家支援地方建设、为国家创汇的产物,其

发展过程、视觉呈现、市场定位均具备一定特殊性,且相对于传统的纸本、绢本作品更为稀见,故做略述如下。
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誉,烧造陶瓷的历史悠久。但是,该地所著力的赛道,多年来一直是具备实用性的生活用瓷,至于注重观赏性的陈设瓷、艺术瓷,则出产甚少。
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国际贸易的放开和营商环境的变化,当供求关系重新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时,唐山瓷器的品类、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实用之上,审美层面的问题,引起了整条唐山瓷器供应链的重视——无论出口或是内销,利润率更高的陈设瓷、艺术瓷,成为唐山陶瓷新的生产重点。之后,随着唐山陶瓷于海内外各地展销活动的进行,其新颖、高质的产品,陡然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类关于成品、原料(釉上颜料、高温快烧颜料、高温色料等)的订单。
比如,1979年3月,当唐山陶瓷第二次进京展览结束后,瓷上绘画这一表现形式便引起了很多艺术家的关注。而当时恰是唐山震后重建和各地国有单位研究如何出口创汇的窗口期,唐山瓷似乎也从艺术家们的反馈中嗅到一丝商机——既然各地涉外商店、文物商店可以销售名家们的书画作品,那么绘瓷是否也能参与其中呢?之后,本着重建家乡和出口创汇的初衷,瓷厂、陶瓷公司多次邀请各地艺术家来到唐山,由瓷厂、陶瓷公司统一安排食宿,艺术家们则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参与,分文不取,为国家发展和唐山震后经济恢复做出无私的奉献。在此过程中,瓷厂、陶瓷公司会将一部分精品赠予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以表感谢。
据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冠伟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崔德喜两位先生回忆,当时他们在唐山陶瓷公司工作时,接待了很多艺术家,有画瓷经验的林风眠、李苦禅、黄胄提笔便画,其他第一次接触的艺术家并不是拿起笔来就画,得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为陶瓷绘画的材料决定了陶瓷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纸上作画与在瓷上作画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作画材质不一样,除此之外,作画颜料不同,质感也会改变,对习惯了纸上绘画的画家来说,在光滑的瓷面上更难落笔,更考验画家的手上功夫。它不同于墨汁在宣纸上那样洒脱,也不同于油画颜料在油画布上那么厚重。适应作画的媒介后,在多道工序的凝结中,在画与瓷的相融中,会很享受,会带来新鲜的愉悦感,使内心得到升华。在光滑的釉面上绘画能更清晰地看到画家的墨道笔痕,更有助于理解画家平时的用笔习惯。在刘冠伟先生看来,“以画入瓷”唐山陶瓷的艺术特点就是传统国画的艺术风格,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媒介画瓷,这样更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让艺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本次呈现的瓷盘均属于釉上彩,就是在坯胎上上釉烧制好以后,在釉面上作画,然后入窑复烧,以低温600-800℃烧制而成的。
釉上彩出现后,国内各大艺术瓷区的画种、画风都在努力向文人画靠拢。像清末的“珠山八友”便是立足于文人画笔墨基点,对文人画进行广泛吸纳,并在材料的应用上进行诸多创新,从而更加丰富了陶瓷绘画的语言。到建国后艺术家们对画瓷的继续探索,将个体的艺术画风直接转到瓷画上,文人画风格更加凸显,增加了瓷画风格的多样性。
“以画入瓷”是对陶瓷绘画的探索。以前瓷器上的画面和图案都是由陶艺画匠、工艺美术师画的,不是由画家画的。虽都属艺术创作,但工艺画匠和书画家画瓷在理念上存在一定的不同,在技术层面也各有不同。工艺画匠在画瓷材料的运用掌握上,特别在技术上是非常纯熟,也可以说是程式化的,而画家画瓷则很自在、随性,把创作灵感直接带到瓷器作品上来,是绘画与瓷器融为一体,从而大大提升了瓷器艺术的审美和价值。根据1984年
《河北陶瓷》第三期第三页上记载,像李苦禅、黄胄在当时画的瓷盘,每个能卖2000元。
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艺术家们创作的瓷盘数量有限,在瓷器上尽情挥洒以遣逸兴,是书画家争相竞技的精神向往和画外功夫,闪耀着与在纸本、绢本上完全不同的艺术风貌。以瓷当纸,表现国画的神韵和意味,谈何容易。特别是经过高温、窑变后,夹杂着艺术家秉性的瓷画,令今天的人们看来仍叹为观止。因为其创作和复杂的烧制过程中,有许多无法预估的因素,只有开窑的那一刻才知道成功与否。
1979年之后四十年多的风风雨雨,经历了陶瓷厂的扩大、搬迁、倒闭,能保存到现在,数量可观,面貌齐整的名家绘瓷作品,实属罕见。每个瓷盘不单纯是艺术家的创作,还赋予了时代的使命,更突显了这朵朵陶瓷艺术之花更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