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327 陆俨少 杜陵诗意图 镜心

杜陵诗意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327 作品名称 陆俨少 杜陵诗意图 镜心
作者 陆俨少 尺寸 139×6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400,000-3,4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出版:《浙江四大家——陆俨少》第462-463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题识: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濑船,杜陵诗意。辛未初夏八三叟陆俨少画于晚晴轩。
钤印:陆俨少、江山富贵人、宛若八十岁以后
鉴藏印:朱燕因藏记
说明:该作品曾为陆俨少夫人朱燕因女士旧藏。
陆俨少是一位非常喜欢读书的文人画家,尤其喜欢阅读古人诗词。在中国古代诗人中,陆俨少最喜欢唐代诗人杜甫,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杜诗,或亦禀性相近,笔墨多有郁勃之气。”当年陆俨少避难四川,“入蜀前行李中只带一本钱注杜诗,闲时吟咏,眺望巴山蜀水,眼前景物,一经杜公点出,更觉亲切。”(《陆俨少自叙》)。杜诗给予陆俨少这么多“点拨”,杜甫自然不会知道,然而在陆俨少的心中却实实在在是一份情感,它如同一根文化长索,将陆俨少手中那管不朽的画笔与杜诗以及蜀江山水紧紧地栓在了一起,以至陆俨少用了大半生生命去演绎也没有画完,而他一生中的许多代表作品即由此而来。
《杜陵诗意图》作于1991年,为其晚年妙笔。此所谓“杜陵诗意”是指杜甫永泰元年(765)十二月一日所作三首七律,题目即为《十二月一日三首》,此为第一首,作诗地点在云安即今四川云阳县,地处川东长江沿岸。三首诗的主题是描写“安史之乱”后离开成都身处漂泊境地的杜甫思归不得的感受。虽然作诗时节正逢腊月,但是夔蜀之地冬天暖和,才一入冬即如见春,万物复苏,农事亦忙,这让漂泊在外的杜甫起了思家之念。这恰恰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陆俨少携家眷在四川避难时的情形相仿佛。相类的遭遇,共通的情感,甚至连身体状况都为肺疾所累的相同命运使陆俨少的画笔与杜甫的诗歌非常容易联通,这是陆俨少一生画下大量杜甫诗意图的重要原因。
这幅《杜陵诗意图》与他的许多直幅构图的山水作品不一样,没有险峻的山峰,而是截取一段江水以平远构图营造既深且阔的画境,其目的正是为了准确体现诗意和承载杜甫的归家之念。陆俨少以其最擅长的勾水法作精心描绘,在浓墨勾勒的礁石的衬托下,水天苍茫,风景广远,左岸一队纤夫背牵驮船,逆流而上,极目远处,更有人形雁陈款款南飞,正所谓“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濑船”。这是杜甫的诗眼,也是陆俨少此画看似平淡实为着力的地方。从鉴藏印”朱燕因藏记”中可知,此作曾为陆俨少夫人朱氏收藏,如此晚年佳作,尤可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