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330 李文 遗韵系列之八

遗韵系列之八
拍品信息
LOT号 2330 作品名称 李文 遗韵系列之八
作者 李文 尺寸 直径12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8,000-28,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木板 坦培拉 形制


展览:2006年今日中国美术大展;2006年中央美院 《孔子·我问》 学院之光大展。
获奖:2006年中央美院《孔子·我问》学院之光大奖艺术创新奖,2006年中央美院毕业创作奖。
坦培拉技法盛行于14~16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西方画家主要的绘画技巧。坦培拉绘画底子按古法制作,在平实爱燥的木板拼合之后,敷以加胶温热的石膏涂料。石膏涂料需爱后反复打磨,求其高度平滑方可使用。蛋彩(坦培拉)多以透明颜料反复多遍塑造罩染,依靠透明色层间相互透迭产生一种视觉灰色。这种深邃。丰富的视觉灰色是任何油画直接画法所无法达到的。掌握蛋彩画法, 需要高度的耐心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画家乔托、达·芬奇、拉菲尔及提香的多数作品都为坦培拉材料,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油画,而波提切利的所有作品都是运用这种画法并获得了辉煌成就。通过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解读,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博大,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意大利有深厚的艺术传统,法国文化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美国是波普文化的代表。而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风雨的洗礼,最具魅力的就是这份凝重和沧桑......
在构图上,我采用低沉的构图,使画面的主体下沉,天空占据大部分画面,更体现了中国文化独具的凝重和沧桑。采用圆形的画面基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圆形的宇宙哲学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周易》的太极图是圆形的,阴阳的互相转化始终走不出圆形的桎梏。儒道互补的文化特色是圆形的,也在太极图的规范之内。 圆形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宇宙的理解和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强调平衡的哲学根底。中国古代建筑学也体现出和谐思维,古建筑物十分讲究对称、平衡、协调的风格。我在画面中强调了构图的对称性,更加强了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在画面中的体现。
《遗韵》系列采用坦培拉特有的龟裂的画面、圆形的画幅、 低沉的构图、沉郁的色调,通过坦培拉这种古老的西方传统绘画材料表达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符号化遗迹。表现了中西传统与现代构图的融合与和谐,最终表达出中国文化传统内涵的沉郁与深邃。
—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