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782 清乾隆 白玉搬指

白玉搬指
拍品信息
LOT号 4782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白玉搬指
作者 -- 尺寸 高3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280,000
材质 形制


“乾隆年制”款
搬指原为武备之物,戴于右手拇指便于引弓射箭,满清崇武,立国之后对其尤为重视,后至乾隆时期遂演化为皇胄贵族的饰品,其材质丰富,纹饰多样。而乾隆帝对搬指更是情有独钟,曾赋诗五十余首为之赞颂,此时宫廷御用之搬指,形制各异,量多而质精,其中尤以白玉雕刻御制款识或诗文者最为尊贵,多为皇帝平时佩戴之物。嘉庆一朝虽有继之,但与乾隆朝相比,数量锐减,具款者更是罕少。
本品为和田白玉制成,玉质细白,温润厚泽,宛如凝脂;其上满工琢刻纹饰,浅浮雕夔龙团寿纹,线条流畅,构图呈对称式,沉稳而精美;近边缘处减地阳文刻“乾隆年制”四字款识,馆阁体楷书刀法严整而细劲,与装饰图纹相得彰宜,外配红木盒以盛之。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一说为龙纹、蜗身兽纹,是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常施于簋、卣、觚、彝和尊等器皿的足、口的边上和腰部作装饰,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又《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本品所雕夔龙纹其形似蛇,已脱离具体形态,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成为抽象的符号。
“韘”即是俗称的“搬指”,是古代射箭时用于拉弓并保护手指的用具。清朝于马上得天下,乾隆帝更是将“骑射”视为祖宗家法和立国之本,他曾说:“骑射为我朝家法,每谆谕子孙当万年遵守。是以予虽年逾古稀,必岁幸木兰行猎。盖以身先之,不敢自逸”。“射”作为“六艺”之一,《周礼·地官·保氏》有云:“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艺,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射”是三代时期从少年时便开始培育的贵族教育的重要内容,《诗经·芄兰》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又孔子善射,其在《论语》中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尚武中蕴含着公平竞争的君子风度。而搬指作为射猎的必备物,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观察《乾隆大阅图》等宫廷绘画可知,乾隆平时在骑射实战中所用的搬指多是牙、角制作,据此推断玉搬指似乎已经超出了其本来的实用价值,更趋于观赏之用,而蕴含独特的文化内涵。乾隆如此重视玉搬指的原因,究其根本就在于他敏锐地发现,“搬指”既象征了满洲民族的家法,又凝结着儒家正统中培养君子的 “射”礼。加之,“玉”既有璆琳之美质,又有“君子比德于玉”的深刻寓意,故以美玉制搬指,何乐而不为呢。此白玉搬指刀法流畅,颇见章法;其工、质、形三者俱上乘,虽小巧而别具意趣,难掩皇家气息,带有盛清之风;加之温润的玉质令“君子比德于玉”,小小玉韘得已成为帝王培养美德、伴随左右的良师益友,是为乾隆玉器之镌刻佳品。
带红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