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514 明末清初 胡星岳作犀角龙纹方杯

胡星岳作犀角龙纹方杯
拍品信息
LOT号 4514 作品名称 明末清初 胡星岳作犀角龙纹方杯
作者 -- 尺寸 长9.8cm 创作年代 明末清初
估价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2,240,000
材质 形制

“胡星岳作”款
以整块犀角雕琢而成,色如蜜枣,褐黄,光泽柔和、滋润,犀角纵纹清晰可辨,为亚洲犀之珍品。杯方形,似方觚,大口沿,下部内收,圈足。一边雕夔龙把手,伏于杯身。口沿、圈足外侧饰一周回字纹,杯身如方斗,四角及中间出扉棱,并以回字纹为地,其上饰变体的夔龙纹。该杯仿古造型,纹饰精美繁缛,利用了犀角本身的特征,巧妙雕琢把柄,端庄古朴。刀法细腻浑朴,技艺高超。杯底足深凹,足底中心处有阳文“胡星岳作”四字篆书印款,与荷兰鹿特丹博物馆所藏的一件仿古高足杯底的刻款十分相似。目前所知,除“胡星岳作”款外,亦有“胡星岳制”及“星岳”款。
犀角雕刻艺术从明代开始,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集中在苏州、扬州、南京、杭州、福州、广州等地。明初郑和七下西洋,输入过一些犀角,明中期海禁解除,允许民间自由贸易,外国犀角较多的输入我国,民间这才有犀角杯的制作,故明清两代是角雕高度发展的时期。明代犀角雕刻的技法讲究各种精细的多层镂雕,而且将圆雕、深浅浮雕、阴刻等技法很自然的结合在了一起,追求刀法的圆润,还通过高温蒸煮等特殊处理来使材料软化,便于改变器型,这一工艺在犀角雕刻中是较为独特的。而清代犀角雕刻技艺则更加成熟,其纹饰通常以花卉为主,葵花、玉兰、荷花等最常见,山水人物则往往构图疏朗,饶有画意,而颇具仿古风格的蟠螭纹也是常见的纹饰。
细观此器杯腹装饰,回纹锦地之上除螭龙杯柄一面外,其馀三面均饰以扉棱。扉棱,为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装饰,一般为凸出的条状,用于将器物上连续的图案分割开来,明清之时成为单纯用于器物的装饰。如北宋始烧的扉棱尊(又称出戟尊、出戟觚),此器流行于明,最初为北宋钧窑为宫廷所烧制的仿青铜器陈设品,其颈、腹、足四面即均有扉棱。有如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尊,仅腹部四面饰有扉棱,而明正德以后有些尊的颈、腹、足四面仍有饰对称的扉棱,万历朝则有六面饰扉棱的。此犀角方杯器表以扉棱为饰,其旨在于以仿古器之朴,展现今物之雅。
犀角雕仿古铜器的风气于明清之际颇为盛行,尤其是清初雍正、乾隆之时,对精碾细琢、有繁缛倾向的工艺品渐生厌烦,随而大力提倡仿古之风。犀角因其本质古色古香,浑厚苍劲,做仿古铜器的造型和花纹自有得天独厚之处,加之由于宫廷审美影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故成一时之风,许多雕刻也采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犀角雕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高峰。
除仿古纹饰之馀,本品的杯柄雕琢亦是非常精彩,胡星岳巧妙地利用犀角料,采用透雕、高浮雕的技法雕出两条螭龙缠绕在一起,一大一小互借登高,神态各异。其中体量稍大者攀至杯壁,向杯内窥视,较小螭龙倒置悬挂,整器构思精巧,工艺高超。
查阅公私着录可知,胡星岳为明末清初的治犀名家,以雕刻夔龙、仿古题材着称,传世作品稀如星凤。其所制犀角杯形制及纹饰简洁,雕琢精细,古朴高雅,传世作品多收藏于阿伯丁艺术馆、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和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民间流传极为少见。其中一件署“星岳”款的龙纹三足小鼎曾于2008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以425.6万元成交;刚刚结束的HK苏富比2010秋季拍卖“儒雅清蕴──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亦有一件“胡星岳制”款犀角雕龙纹爵杯,以5,420,000 HKD落槌成交,可见大师胡星岳所雕犀角之珍。本拍品随形施艺,并装饰仿古纹饰,古朴拙雅而不失富丽堂皇,制作严谨,为明末清初之犀角精品,十分珍贵,是艺匠胡星岳造就的一件实用且又可欣赏鉴玩的珍贵艺术品。
参阅:霍满棠《中国犀角雕刻珍赏》,页九六;Jan Chapman, The Art of Rhinoceros Horn Carving in China (《中国的犀牛角雕刻艺术》),页一二九。
重126.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