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754 黄公望 秋岩叠嶂图 镜心

秋岩叠嶂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754 作品名称 黄公望 秋岩叠嶂图 镜心
作者 黄公望 尺寸 25×46cm 创作年代 --
估价 600,000-900,000 成交价 RMB 1,344,000
材质 设色绢本 形制 镜心
出版:《大风堂名迹》第4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12月,图版17。
题识:秋岩叠嶂。一峰老人黄公望为安雅丈作。
钤印:子久
鉴藏印:子孙永保、横云山人、另四印不辨
黄公望(1269-1354),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引。本姓陆,名坚,汉族,平江常熟人氏;后过继永嘉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后入“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
此幅浅绛山水《秋岩迭嶂》为绢本镜心,是张大千先生的旧藏,曾见着于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的《大风堂名迹》第四卷。《秋岩迭嶂》乃黄公望为安雅丈所作。黄公望为元四家之首,绘画造诣颇高,对后世文人画艺术影响极大。《清闷阁集》卷九评论其绘画曰:“大痴画格超凡谷,咫尺关河千里遥。”郑元佑《桥吴集》题黄公望山水云:“荆关复生亦退避,独有北苑董、营丘李,放出头地差遥。”黄公望的绘画造诣由此可见一斑。
此图描绘山居小景,坡陀起伏,林峦深秀,山脚一带房屋隐现,桥傍有高士策杖徐行。尺幅虽小,却气象万千,予人以咫尺千里之感,正可谓“咫尺关河千里遥” (《清闷阁集》),足见黄氏经营布置画面之功力。笔法上取董、巨而自出新意,多用干笔淡墨,山石多以披麻皴写,或浓或淡,皆以干而枯之笔勾皴,丛树平林多用横点。山石以枯笔淡墨写,树叶用浓墨湿笔写,显得山淡树浓,细节充实而富变化。此种画法,在其名作《富春山居图》中时时可见。黄公望深受赵孟俯“复古”思想影响,在山水中追求古朴简拙的风韵,强调书法入画,丰富了山水画的用笔方法。此作中,黄氏将中锋与侧峰,尖笔与秃笔、干湿与飞白结合运用,苍茫中见秀劲,简洁中现浑厚。
此外,画作上钤有“子孙永保”、“横云山人”二枚鉴藏印,横云山人为清初大儒王鸿绪(1645-1723)的别号。王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别号横云山人,江南娄县人。可知此作曾为王鸿绪所藏。后又经大风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