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295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
拍品信息
LOT号 0295 作品名称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320,000-380,000 成交价 RMB 6,384,000
材质 形制

钤印:光鼐、玉台家世、简吟榭、袁恩永印、蠲戏老人、寿、太夷等
宋开宝八年(975)吴越国王钱俶刻本(五代刻本)
1轴 纸本
提要:宋开宝八年(975),其时当五代末年,吴越国钱俶在位。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此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珍藏佛螺髻髮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塔砖内,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北宋宣和二年(1120)雷峰塔遭到战乱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列入西湖十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津津乐道的名胜。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鲁迅曾作文《论雷锋塔的倒掉》以纪念。砖孔内所藏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遂流传于世,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
此经卷民国名宿胡嗣瑗题引首,陈曾寿绘图并题字。经正文后有吴昌硕、郑孝胥、钱锡宝、马一浮、刘光鼐、徐行恭、袁恩永等大儒学者跋文数百言。木石居士阮性山(1891-1974)题签。
陈曾寿(1877-1949),字仁先,又字苍虬、耐寂、复志、焦庵,浠水下翠河人。光绪贡,壬寅(1902)举人,癸卯(1903)进士,任刑部主事。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为幕僚,襄赞新政。后由学部主事累迁员外郎、郎中。1911年升广东监察御史。辛亥革命后,于杭州西湖买地购屋,奉母以居。1930年应溥仪聘赴天津,师教婉容,并任清室驻津办事处顾问。1932年任满洲国“执政秘书”,后任“内廷局长”。遗著有《苍虬阁诗集》、《旧月籍词》等。其诗与陈立三、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此经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有入藏。是品装裱精良,保存完好,旧製木盒封装,海外回流珍品。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子部释家类著录。
7.5×20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