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89 清乾隆 御题《观梅觅句图》白玉大山子

御题《观梅觅句图》白玉大山子
拍品信息
LOT号 2089 作品名称 清乾隆 御题《观梅觅句图》白玉大山子
作者 -- 尺寸 高24cm;宽21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5,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此件拍品出自欧洲,由某军人家族秘藏一个多世纪之久。2007年10月9日同是由此家族旧藏的一件白玉“松树图”笔筒现身香港苏富比拍场(编号1334),最终以1880万港币高价成交。观此两件藏品,分别以在中国人心中最为清雅高洁的松、梅作主题,可见当时收藏此物者不但深晓中国之历史和文化,而且艺术欣赏品味也必极高。
松树与梅花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文人雅士的最爱,两者都代表“高标逸韵”,自古以来松、竹、梅被通称为“岁寒三友”,松、竹经霜雪依旧绿叶常青,梅花则耐风寒,因而赢得历代文人与画家的喜爱。后来,梅、竹又被配合菊花、兰花成为另一组“四君子”主题,何谓“君子”,古人指道德极高的文人,其品格有如梅兰竹菊一般,四君子中又以“梅”为首。中国人赏梅、爱梅成痴的历史,真正进入高峰期是在宋朝,在千花百卉中宋人独锺情于梅花,这和宋文化沉潜内敛有直接关系,因晚唐五代以来知识阶层饱受战乱摧残,一直到宋朝开国之初才又渐受重视,这些知识分子深谙深思绪密明白守成之理,又理智而深沉,因而含蓄与内敛也就成了宋代文化的标准。
而梅花高节的风姿正符合这样的气质,因梅花具有“不逐众花开”的自然现象,宋人因而欣赏它遗世独立的风骨与节操,以至宋朝大文学家“朱熹”曾写下“故山风雪深寒夜,只有梅花独自香”的诗赞美其耐凌霜厉雪的特性,导致在宋人眼中梅花就成了君子之象征,有人甚至发出“几生修得到梅花?”的感叹。就因为梅花在宋朝是受到人们如此重视,而吸引了许多诗人及画家攻其题材,例如此件即将拍卖的御题《观梅觅句图》白玉山子就是依南宋至元初大画家“钱选”画作“观梅觅句图”画意雕琢而成,而镌刻其上的乾隆御题诗也是步钱选题画诗的原韵而题写的。
乾隆年间,此画曾被编选进《石渠宝笈》中,据其卷三十三记载:“元钱选观梅觅句图一卷,贮御书房……款题云粲粲梅花冰玉姿,一童一鹤镇相随。月香水影惊人句,正是沉吟入思时。……”乾隆依钱选诗之韵在画上题诗:“梅有仙风鹤道姿,一家眷属得相随。孤山我亦曾过访,流水行云忆昔时。”(《题钱选观梅觅句图即用其韵》,载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六,作于乾隆十九年,甲戌年,公元1754年。)但几经战乱钱选原画今已不知流落何方,如今只能凭此《观梅觅句图》山子及其上的御题诗去想象钱选所作的那幅画,也因而更突显出此件玉器的人文价值与历史价值。
“玉山子”是在宋朝之后才有的特殊玉品名,因宋朝年间的《宋史·礼乐志》有提到真宗皇帝有一次与群臣观赏宫廷中御花园的石头山子,事后造词作诗以留纪念,后来宋朝玉雕工匠受到启发而将玉雕如山状,才开始有所谓的“玉山子”一词。一般的玉山子是把山水画琢雕成为立体图形,让人观山子有如观诗画般美妙特殊的感觉。
在清朝这种意境脱俗、使用珍贵大块玉材所作的山子,更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与大力赞扬,内廷偶得大形珍贵玉材,必先以作山子为优先考虑。
此白玉山子高24公分、宽21公分,造型高大厚实、玉质通体纯净、打磨光亮细腻、雕刻娴熟、布局清新脱俗,山子依玉材形状琢雕成耸立山峰状,陡峭的山石凹凸有致,山石布局疏密得当,工匠将玉山子里边图案远近层次与前后之关系交待的相当清楚,与整体形态配合的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左山上方有苍松一株,下方有翠竹与草花,左方山涧有急瀑泻流而下,右山顶雕一山间小亭,二位身着长衫高士闲情雅意乐在其中观梅怡情……,山子背面雕琢“鹤鹿同春、延年益寿”的典型吉祥图案。细观此白玉山子,可谓尽得宋人诗画之意境,细观之令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如入画中的感觉。经查,已证实此白玉山子是目前为止在市场上出现的有“明确记录”出自清代宫苑的最大尺寸之玉器,无论是来源、玉质、题材、造形、雕工等均属一流,是乾隆朝中不可多得的一件意境脱俗之玉器精品。
来源:欧洲某军人家族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