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221 黄胄 帮助公社办好食堂 镜心

帮助公社办好食堂
拍品信息
LOT号 1221 作品名称 黄胄 帮助公社办好食堂 镜心
作者 黄胄 尺寸 80×5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款识:帮助公社帮好食堂。黄胄作于春节。
印文:黄胄
《帮助公社办好食堂》表现的是一个时代的重大主题。1958年5月5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基于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议号召在15年,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此后,在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到8月中旬,毛泽东在山东和当地负责人谈到关于大办人民公社的问题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这一意见见报后,一些地区相继出现了联乡并社转公社的热潮。和以往运动以点带面全面展开的经验一样,8月30日结束的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于是一个全国性的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到9月底,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参加人民公社的农户达总农户的90.4%。这便是《帮助公社办好食堂》产生的时代背景。傅抱石曾在一幅《人民公社食堂》题曰:“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即点明了公社食堂的特点。然而,人民公社食堂违背了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社会现实,人民没有吃饱,更没有吃好。1958年11月28日,中共八届六中全会讨论和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人民公社仍应保留按劳分配制度。至此,全国的人民公社食堂相继关闭。本幅描绘了“人民公社食堂”这个当时社会中的新生事物和新风尚,反映了新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人民公社化的失误和极度颂扬的夸张,使这幅画不仅成为一段历史弯路的见证,同时也是一个艺术发展歧途的见证。
本幅采用传统的风俗画构图方式,以人物夸张的动作及表情表现了一个喜气洋洋的场景。画中十二个人物分为三组,最前面的一组是画面的视觉中心,食堂管理员托起一个幼儿,使画面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这个温馨的动作也使三组人物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两人身上,前景老者抚须抬头看,中景一家人中的母亲目光被吸引,远景一对抱着孩子站立的夫妻也向这边望来,除去低头吃饭的孩子和背对画面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如同“笑的交响曲”,充分展现出“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的公社食堂给人们带来的由衷喜悦。画面笔法粗犷率意,色彩热情奔放,人物造型写实,体现了黄胄艺术成熟期的典型的人物形制特征和笔墨风格。画上虽无年款,但应作于六十年代左右,这类题材也是盛行一时,当时的省委宣传部部长欧阳惠林曾经在1959年第一期的《美术》上发表文章,称这类反映公社食堂的作品“说明了中国画的内容并不注定只能是荒山古寺之类的内容,他完全可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和共产主义的思想面貌。”可见《帮助公社办好食堂》的现实意义,它是将当时“中国人民那种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伟大气魄”写进了中国画的领域,用画家高度的政治热情构建了一幅理想化的人间乐园。如今,那个逝去的年代不复重来,那种非正常的激情显得遥远而陌生,黄胄先生这幅精彩的人物群像正是一个历史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