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60 徐悲鸿 1938年作 苍松双鹤 立轴

苍松双鹤
拍品信息
LOT号 0660 作品名称 徐悲鸿 1938年作 苍松双鹤 立轴
作者 徐悲鸿 尺寸 129×77cm 创作年代 1938年作
估价 4,500,000-5,500,000 成交价 RMB 5,04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1.《徐悲鸿的艺术》图版20,加拿大维多利亚艺术馆,1987年出版;
2.《中国艺术巨匠—徐悲鸿》图版232,P316,徐悲鸿纪念馆编,北京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年9月;
3.《徐悲鸿彩墨画》图版38,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
4《徐悲鸿作品集》P230-231,文物出版社2007年出版。
款识:静文爱妻保存,廿七年九月十八倭机轰炸柳州,悲鸿正写,此画未竟。
印文:东海王孙、悲鸿
展览:“徐悲鸿的艺术”,徐悲鸿纪念馆主办,加拿大维多利亚艺术馆,多伦多皇家博物馆,1987年。
创作背景:本幅作于1938年9月18日,据王震编著的《徐悲鸿年谱长编》记述,徐悲鸿于此年9月中旬小游柳州时,绘一幅《双鹤》,因敌机轰炸未画完,即离柳州,次日返回桂林(注1)。1938年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人民生活在战乱和苦难之中,徐悲鸿此时在广西,他一方面举办画展,筹赈救国,一方面为广西中等艺术教师讲习班授课,培养更多的美术老师,其间也游历山川,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柳州毗邻桂林,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徐悲鸿至柳州游历时,遇敌机轰炸,绘画一半,不得不半途而废,松树的枝干俱未写完,如题跋中所言:“廿七年九月十八倭机轰炸柳州,悲鸿正写,此画未竟。”但未完成的作品恰好见证了那个惨烈的历史瞬间,也永远记录下了日军罪恶的侵略行径,故此作是极为珍贵的,是无法被复制的伤痛。他在画中用“松鹤延年”的传统吉祥主题表达了希冀祖国和人民永葆常青、坚韧永生的美好愿望,同时也以倒垂的长青松象征颠倒黑白的世态,并渗透出自己忧国忧民的心境。
徐悲鸿大师去世以后,其爱妻廖静文女士根据徐氏的遗愿,将其创作和收藏的书画作品,悉数捐献给国家,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纪念馆建成后的几十年中,除了文革时期短暂关闭,一直对外开放,而且展览都办得很成功。 时间到了80年代,徐氏的四个子女提出,希望能继承一部分父亲的书画作品。政府方面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从当年廖静文女士捐献的作品中选出40幅中国画和若干素描,给徐氏的子女继承。 彼时,我任北京文物出境鉴定所组长,而且对近现代书画相对较为了解。因此,政府委托我来选择这40件给徐氏子女的中国画作品。选择的原则是:既不能破坏之前捐赠的徐悲鸿国画作品整体的艺术性,但是又要考虑国家对徐氏子女的照顾和关怀,选出的作品也要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选择作品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困难。这批作品原本就是廖氏代捐,真伪自不存疑,但是在不破坏整体艺术价值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子女的要求,这谈何容易。当时,徐悲鸿的四个子女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我和助手反复斟酌,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把挑选范围慢慢缩小,前后也经过了数次的挑选,才最终确定。 《苍松双鹤》是令我思想斗争比较激烈的一幅作品。这张画捐献前就曾多次展览,并且是徐先生送给廖静文秘藏的作品,建国后捐献给国家成立徐悲鸿纪念馆,又经过了多次展览、出版。这张画尺幅较大,内容也非常好,它代表了徐先生花鸟画的最高水平。松鹤题材的作品在徐先生的作品中有,但是双鹤却很少;此画的寓意也非常深远,松鹤同春,松鹤延年,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意义,正是现在藏家追求的热点,我相信这幅画应该有个较好的市场价位。 ——章津才
来源:廖静文将徐悲鸿遗作及旧藏全部捐献给国家后,在八十年代初,经国家退还小组章津才退还给子女每人十件作品,此作品是其中尺幅最大题材最特殊的一件。
注1:9月18日,于柳州绘《双鹤》(131X78.2cm),因敌机轰炸未画完,即离柳州。—《徐悲鸿年谱长编》,P192,王震编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12月。
注2:1938年7月31日,徐悲鸿在广西的报纸上刊登《徐悲鸿启事》:“鄙人与蒋碧薇女士久已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特此声明。”—《徐悲鸿年谱长编》,P191,王震编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12月。
心境解读:1938年对于徐悲鸿的感情生活来说也是一个伤心之年,他和孙多慈在桂林度过一段愉快的生活,为和孙多慈能够结秦晋之好,他在《广西日报》上刊登了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的启事(注2),但当这个启事被拿给孙多慈父亲看的时候,却遭到了孙父的拒绝,孙父认为女儿万不可与已有家室的徐悲鸿结合,并在8月上旬携女儿离开了桂林。两头落空的徐悲鸿情绪沮丧到了极点,国难与情苦使他陷入沉痛的悲哀中,便在九月上旬去桂林、柳州等地游历散心以遣忧怀,这便是本幅的创作心境。
说明:徐悲鸿后来在画上题曰:“静文爱妻保存”,将这幅有颇多涵义的作品送给了妻子廖静文,徐悲鸿常常把最珍贵和爱惜的作品赠送给廖静文,以示对爱妻的情意,此幅大约是想借画上两只相依回顾的丹顶鹤,表达感情最终找到了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