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72 齐白石 1931年作 户外清阴图 镜心

户外清阴图
拍品信息
LOT号 0972 作品名称 齐白石 1931年作 户外清阴图 镜心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139×47cm 创作年代 1931年作
估价 1,0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出版:《齐白石画集》图版4,台湾国华堂1984年版。
款识:户外清阴长碧苔,名花娇媚不须栽。山头山脚苍苍树,任汝风吹四面来。借山吟馆主者书旧句,时居京华第十二年。
印文:老白、木人
如以白石55岁进京定居推论,本幅应作于画家67岁时,其变法结束后,艺术进入了成熟期。
本幅似有元代倪云林山水的构造,却非云林山水的意境,白石以粗糙朴茂的笔墨颠覆了云林精致典雅的笔墨,将一种简约纯真的风格代替了云林的荒寒萧索,同样是寂寞,同样是近树远山,辽阔的水面,然白石以强悍率意的金石笔法瓦解了元代山水画中清淡的格调,风格独特,正如他自己所言“咫尺天涯几笔涂,一挥便了忘工粗,荒山冷雨何人买,寄与东京士大夫”。
白石20岁始学山水,后又远游山河,六出六归,历时八年。对山水所下之功甚于花鸟,但让他最早、最大收益的却是花鸟,山水鲜人问津。为维持生计,白石只好少画或不画山水,1931年,他在一本山水册上题字“吾画山水,时流诽之,故余几绝笔。”其山水画多作于20年代,后难得一见,40年代后几乎绝笔。
当时世人多不喜欢齐白石的山水,唯有徐悲鸿对其欣赏有加。事实上,齐白石山水画粗而不糙,后来逐渐为人认同追捧,也变得炙手可热。郎绍君将齐白石的山水画特点概括为:极少象征寓意,而强调平朴的格调和生活气息;不讲究笔墨自身的意趣,而讲究表现生命感觉的活跃;不讲究描绘的具体、层次的丰富,而强调简括疏朗和大写意性格;不讲究语言的含蓄内在,而强调率直与雄健。从传承的角度看,他的山水远离讲究闲静、松秀、优雅、淡雅,讲究笔墨意蕴的董其昌、“四王”,而相对接近于强调生命感受、相对粗疏雄健的石涛和金冬心,但面貌上又与他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