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559 石虎 九龙图 镜框

九龙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559 作品名称 石虎 九龙图 镜框
作者 石虎 尺寸 96×17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600,000-700,000 成交价 RMB 747,500
材质 综合媒材画布 形制 镜框

【题识】石虎。
【印文】石虎
【说明】附画家合影、证书、视频。

石 虎 1942-2023
生于福建福清,1963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1976年进北京画院为专业画家,原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人物画创作室主任,北京市高级职称(美术)评委,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会长,主张绘画艺术形态三象(具象、印象、抽象)并举和「中国画多面体」的理论。其中历经数十年探索创立了前无古人的「三象合一」的大视觉画风,石齐中国画、油画、书法皆精,从72年成名,其作品深受社会赞誉,近十多年来润育学子数百名。

传统回眸中的现代探索
在当今画坛,石虎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代表。几十年来,他总是用艺术家的热情和飞扬的笔墨,反映时代和人生,在不断的变化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尤其是他九十年代的重彩作品,一经推出,就在当时激起强烈的反响,引发了学术界对于继承和发展的思考。现在看来,无论在哪个时间节点,他每一个蜕变,都是留下一个探索者一场凤凰浴火般的焠炼,其结果必然是艺术生命的涅盘重生。当新的理念、新的语境脱颖而出,他的作品便摆脱了教条化、程式化的禁锢,而变得更富有审美的创造性,从形式到内容烙印着鲜明独特的个人印记。上个世纪90年代,石虎创作了一批重彩人物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从古代到现代,从本土到异域,可谓纵横交错异彩纷呈。尽管这一时期石虎基本都在海外,但他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中国画的发展与创变,并无一例外地受到国内艺术思潮的影响。当时正值85’思潮之后,它的余波依然在美术界泛起涟漪。现代重彩绘画亦面临着变革和转型,东西方各种艺术观念的碰撞,使之逐渐走上西方写实主义和东方写意精神相互渗化融合的道路。在这方面,石虎应属首当其冲的开拓者、践行者。那些年他在海外,比在国内的画家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西方绘画的观念、流派和技法,并通过学习、观察和体验,将其适度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因此,石虎这个时期的作品,交织着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诸多元素,构成新、奇、独、变的丰富多元的审美体系。他的作品打破了传统重彩「唯笔墨」的固化格局,广泛吸纳中西绘画之精髓,通过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方面的组合,生成现代重彩的新样式,从而实现了中国人物画的飞跃提升。当石虎的审美视野拓展到地球的另一端,西方绘画领域众多的大师和派别便接踵而来,之后欣欣然沈浸其间,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毕加索、达利、米罗等人。毕加索的理性抽象,达利超现实主义的幻觉,以及米罗从真实到幻想的变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握着毛笔画中国画的石虎,让他在写意和写实、具象和抽象、真实和梦幻之间找到了一种中和性的绘画语言,使自己审美的表达更趋现代和多元化。为此,他的重彩人物作品,已不再拥有中国式的原貌,而在水墨重彩的外壳下,填充了更丰富的西方绘画的部分内核,从而构成现代重彩新的语言体系。他所刻画的人物,完全颠覆了传统重彩勾线、渲染、填色的程式,而开始注重肌理、色彩和情境表现,形式内容已经转化为驿动着主观精神,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审美特征。这显然是中国画与西方艺术的对接,也是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代表了画家在保持民族性的前提下,对中国画的改造和革新。尽管石虎一直担当着时代先锋的角色,甚至在异域的土地上流连良久,但他的血液里流淌的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文脉精华。这一坚定的信念始终根植在他的艺术生命里,不曾因地域、环境和审美的变化而动摇过。因此,我们总能在他那充满现代感的作品里,找到中国画最质朴、最原始的部分。比如作品中偶现的斑驳旧色,令人想起中国庙宇里镌刻着古远历史的壁画,而有些形体稚拙色彩鲜艳的人物,则是农民画、儿童画的缩影。在石虎看来,现代重彩的沿革必须建立在中国画的基础上,无论形式如何变幻,也不能失去中国画的本质特性和民族特色。因此,石虎大胆引入西方绘画元素,在造型、构成、色彩等方面追求新意的同时,从未舍弃传统的笔墨表达,依然存在着线墨、虚实、疏密等中国画最基本的对比关系。另外,他对各类民间艺术的关照和吸收,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本民族性的审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