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60 清中期 铜朝冠耳花式三足炉

铜朝冠耳花式三足炉
拍品信息
LOT号 5060 作品名称 清中期 铜朝冠耳花式三足炉
作者 -- 尺寸 宽12.5cm;重477g 创作年代 清中期
估价 15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402,500
材质 形制
出版
1.《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1996年,页173,图88;
2.《馆藏牙雕暨明清铜炉特展》,台湾历史博物馆,1997年,页55,图121
三足底刻「乾清宫」楷书款
备注
1. 台湾杨炳祯珍藏;
2. 吉金——重要私人藏明清宣铜器

展览
1. 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1996年;
2.(台湾历史博物馆)馆藏牙雕暨明清铜炉特展,日本熊本市立博物馆,1997年;

小炉体量不大,造型新奇雅观,十分惹喜。盘口折沿,口沿上起一圈灯草口,直束颈。最大腹径处出双朝冠耳,呈标准的S状,曲转直上,优美灵动。扁圆腹,整体塑作花苞状,出六处乳凸,两两一组,之间出戟相隔。肩部浮雕带状纹饰,其边缘随炉体的花形起伏而婉转变化,并等距离向下出三条细带纹延伸至器底,相交相会于炉底中央。此装饰意匠直追春秋战国青铜壶上波带纹,在明清仿古铜器、玉器中多有出现。再搭配以通体古雅的蜡茶皮色,古韵自来。
小炉造型新颖简约,全器无特别装饰技法,全凭线条营造,或直或曲,或锐利或圆滑,被工匠运用得炉火纯青,可谓器美神完。
炉底缓平,出三柱形腿足,瘦而高。足底面呈水滴状,足心分别阴刻「乾」、「清」、「宫」三字楷书款,使用地不言自明。
乾清宫,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所建,其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十四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雍正元年曾下诏,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