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633 崔如琢 2020年作 清秋荷塘听雨眠 手卷

清秋荷塘听雨眠
拍品信息
LOT号 1633 作品名称 崔如琢 2020年作 清秋荷塘听雨眠 手卷
作者 崔如琢 尺寸 43×956cm 创作年代 2020年作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172,5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手卷

题识:满塘荷叶动秋风。庚子夏,小雨绵绵,半里荷花争艳斗丽。如琢指墨于静清斋。
印文:如琢、甲申生、静清斋、崔如琢指墨
引首:清秋荷塘听雨眠。如琢指书。钤印:崔如琢印、静清斋
那一朵朵向上的荷花就像灿烂的阳光下,
各种各样多姿多态的人物,
虽不是人物画,胜似人物画。
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此后两千多年间,咏荷诗文,不下万首。说得最深刻,最具哲学境界,将花人格化、伦理化的,又无过宋代周敦颐:「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爱种花、写花、画花,寄托对生活的挚爱,以花魂来净化心灵,丰富大千世界,是东方艺术家比西方画家更独到之处。虽然,我也尊重莫奈大师画的《睡莲》,流溢出万种风情。
吾友崔如琢兄与我有同好,堪称爱莲成癖。平生画莲不下三千纸,铺在大广场上,登高一望,为陆游所言:「藕花无数满汀洲。」当不愧为天地间壮观。
崔如琢是一位在大西洋彼岸颇有声誉的中国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早年就能获得苦禅大师佳评。作品为张大千、宋美龄、里根、基辛格等闻人所器重。
我们读他四十来幅荷花,在笔墨上细细辨析,就会发现花卉是形,底气是山水。所以风骨俊朗,笔活气圆。在画的背面,依稀能读到写实精到的宋画,旋律感强烈异常抒情的元画精神,弥漫于幅间。吸收了龚贤、石溪、石涛、八大、黄宾虹、傅抱石,以至西方抽象美显著的风景画,都似都不似,汪涵浑厚,用拙不用巧。这就避开了柔靡、脆薄、浅露,质地包罗了天南海北欧美峰峦表情,罩上劲健清嘉的面纱。大气驱笔,熟后求生,起落、浓淡、干湿、疾徐、粗细、荣枯,基本上做到随心所欲。忘法法在,吞云耕烟,潇洒不群。
他下笔热情奔放,胸有成荷,又胸无墨荷。达到王维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大自在。
他写荷,枝条凝重,夹杂些篆书手法。写花用行书笔意,松秀流妍。忌工艺制作,免得把花的活泼生命写僵。画叶则泼墨,兴尽方休。墨法在于浓处透光,淡处发亮。运笔酣畅,大上下大来回中,颤动着小来回,若提琴家运弓,畅不掩涩,以涩救流与浮。笔锋吃纸深,色泽饱润,瓣上像能滴下露珠。鲜健老到,生辣持重,构图精炼。即使花已过怒放期,残荷呈现褐黄色,下笔仍当正气纵横,不染衰飒病态。让人看了大长精气神。白石大师修养丰厚,做出了榜样。如琢躲着齐翁走出了自己的路,才气与勤奋缺一不可。
早年,个别画里可以听到潘天寿李苦禅二老彼此碰杯祝酒辞的录音和少量技法的回声。十年沈思,二十年生活冶炼,读画论,养大气,终于跳出师门。独树一帜,筛选变幻,追索天籁,得崔氏墨荷雅趣,雄视诸家,面目不与人雷同。走进他的艺术境地,看不出曾经停笔十岁。那是一段画外求画的大好时光,他购藏了八大、石涛、髡残、上溯董其昌,目读心摹,浸泡在古人笔墨里。靠渐悟妙悟升华为顿悟,积累得质变,再恢复临池。似乎干涸的河流,源头大闸开启,两岸泉眼狂涌,一年小突破,二年猛晋。其中大苦大甜唯亲身实践者可以体会。不具备他那种阅历与底功,如何梦想?
他的画是一台大戏,一枝莲临波梳洗,淡妆素面,风仪绰约。两枝莲遥遥对话,踏潮起舞,心电交流,笔有初夏微雨,仲夏轻雷,夏末骄阳,澄秋的漂洗,暖春的忆念。三枝莲层次渐多,秩序井然,红的清秀,丽得端凝,眉眼传神,如敦煌彩素佛前供养天女,三重唱统一倾吐幽怀,纤尘不染。多枝莲点点火焰闪耀镜底,呼应说笑,愈闹愈静,愈艳愈冷。江南隽永,北国俊爽,壮美素美华美冶为一炉。繁简照映,不挤不空。更有细部溢出余香,漫话生命的甜味,织出希望绢锦。画家自慰慰人,自勉勉人,出世入世,各得自在。不骄不躁,持以恒温。墨弦长歌,赞美造化,烙上心源,器宇轩昂,风标朗润,品类在工拙之外,会意而不落言筌。这是如琢兄正在攀登的昆仑山,沿途险峰峻岭,冰川雪原,种种困难,反而添加了诱惑力,真正的勇士将不悔、不惧、不惑,无倦、无苦、无得失。过程即目的,开拓途中所付出的艰辛皆是最高享受。
他富于朝气和韧性,又一一落实到骨法用笔与彩波墨韵里。天天练字,志不在当书家,意在注入线条弹性,使之借用篆隶意象,音色浏亮,音域宽厚。表现不同温度湿度强度的激情,一泻百里。肯定生活,不灰暗、不粉饰,完成语汇的自我更新,做到圆融,无拘无束,不加雕饰。跟五百年后知音抵掌神谈,没有隔膜。在学风浮躁的当下,敢用这般标准自律,跟自己反复较量的人很少,他所争的远非个人荣枯,那样太渺小。他全力宏扬的是民族大我,传统文明。
—柯文辉《乾坤清气铸莲花》(节选)
他的大写意荷花,完全是尊重传统的水墨一路,
有青藤、石涛的笔意,
有李苦禅、潘天寿的影子,
但面貌上、气势上,甚至内中的精神上都只是他自己了。
历半世蹉跎始悟:
所谓画者,目之所见,心之所思,情之所系,意之所动,
不惟笔墨章法、布局架构。
眼界不到,修养不到,不足以言画。
是以,画以心为境,画路即心路。

名家点评
崔如琢的大写意出于传统,已形成自己的面目和特点。雄健而不剑拔弩张,用笔能方能拙,有一种辣味,不甜俗,没有熟练的习气,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郎绍君
崔如琢的画归传统水墨意笔中国画一路。
界定中国画的概念本来是相当复杂的。意笔水墨,可以任何质地,但是近代通常是画在吸水性较强的生纸一路,也有兼写带工的,如琢有些花鸟画亦用此法。这里,余界定如琢的画为传统意笔水墨中国画,主要以表现方法及物质材料为据。如琢的画属意笔,不同于工整细笔;以意写形,不在意写真或细节,书法上属碑派传统,兼擅章草笔意入画。他的画重骨法用笔。这是他的画作只主要特征之一。
如琢其人其画璞玉无华,经传统文化之琢磨,已见璀璨之光彩。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为如琢所信守、追求。而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取得成就时的年纪相比,如琢尚有漫长的路可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家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近似长途赛跑,跑到终点并非易事,跑到前几名更难。这是因为中国画所需学养、阅历(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技巧都要靠长年的日积月累,绝无可能一蹴而就。如琢恪守所信,锲而不舍,其结果当时大器晚成。
—万青力
他的作品引发了如何在中国传统经典的基础上探索现代绘画的思考,就像现代艺术语言的转换,不但是一种继承传统,又要出新。我想崔先生他本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吸收。尤其他在山水花鸟方面,能够在传统经典的艺术语言上,加上自己独特的一种语言来进行表现。这方面的创新,我感觉他是比较成功的。他作品显示了一种大气魄、一种精致,和一种豪迈之情,这种豪迈之情是一种时代气息。
—言恭达
文以气为主,画亦同然。阮籍使气以为诗。庄生云:伏羲得之以袭气母,故气者,笔之母也。缶翁藉石鼓之力以蓄其气,崔君承苦禅先生笔墨益加开拓,尤能力以举之,气以驭之,此其所以为画坛英绝领袖也。愚弟饶选堂谨题,乙酉秋日。
——饶宗颐
继往开来一大家。
——李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