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534 钱仁夫 虞山献秀图 手卷

虞山献秀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534 作品名称 钱仁夫 虞山献秀图 手卷
作者 钱仁夫 尺寸 引首26×116cm;画心26.5×129cm;题跋26.5×171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手卷
著录:《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辞典》,第178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题签:钱东湖虞山献秀图。逸品。钤印:石闾
引首:虞山献秀图。太常卿兼经筵侍书程南云题。钤印:程南云、终非池中物
钤印:钱仁夫士弘氏印章
后纸自题:止庵学博富著述,文恪行高慎操履。石城名行实相副,陈氏弟兄相继起。弟兄各擅文学名,伯也今为名御史。前时屡疏言时敝,疏自留中言不止。出巡滇南大着声,冰櫱持身肃风纪。还朝适际亨屯运,唐尧虞舜明君是。君明臣良不易逢,千载一时敢轻视。言须适用斯可言,言不适用言徒尔。敷陈治道补阙遗,皐陶益稷难专美。我图虞山有意存,要知钟毓此原委。山之灵秀粹于人,人不自贵诚可鄙。御史君能知此意,号取虞山实宜矣。虞山之秀言难尽,缩地移来归幅纸。开图宛若见虞山,不在天涯在书几。功成名遂待他时,归见虞山山亦喜。辛巳岁重阳节,眷末生钱仁夫写虞山献秀图,并题鄙句,奉寄侍御陈虞山先生亲家,少伸悬望意耳。时年七十有六岁。钤印:士弘、东湖居士
题跋:
1.客有持是卷示余者,见其气韵蔼然而能腴,书与画殆成双绝,宛是子久所作。谛观乃署东湖印,因知东湖指法于子久应无多让也。邵宝。钤印:大宗伯章、前摄白鹿洞主
2.右东湖居士钱仁夫所作虞山献秀图卷,全斆黄子久,苍古秀润,脱去笔墨畦径,而书画双绝,良可嘉玩。首后为程远斋、邵二泉特加赏识,知非溢美也。嘉靖丁未(1547)五月既望,袁帙题。钤印:袁氏永之、职方氏印(2印参观《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袁袠》7印,729页)
鉴藏印:阮元所藏、岳氏珍赏、怡老堂珍藏印、文台、寒木春花馆印、松翁鉴藏、石渠度辽五十以后所见、罗振玉印、仪征张重威鉴藏书画印
说明:
1.此作为阮元、徐渭仁、罗振玉、张重威旧藏。“文台”、“寒木春花馆”印为近代上海收藏家徐渭仁(?-1853)藏印。徐氏字文台,号紫珊,清嘉道间人。善书法,长于汉隶,收藏碑帖甚丰,精鉴赏,时有“巨眼”之称。室名春晖堂、寒木春花馆等。
2.张重威(1901-1975),名昌,字重威,号潜园、默园,江苏仪征人。金融实业家。富收藏,箧中以书画、碑版最丰。

钱仁夫,字士弘,号东湖居士,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弘治十二年(1499)登进士,时年五十四。授都水司主事,迁缮部员外郎,内行修谨。刘瑾专政,引疾归。

《虞山献秀图》是明代画家钱仁夫为其姻亲陈察所作的一幅山水手卷,也是目前所见钱仁夫唯一一件流传于世的作品。
钱仁夫(1446-1526),字士弘,号东湖居士。弘治十二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后因刘瑾专权,辞官回乡。他善长书画诗文,和沈周、俞民度相友好。《中国历代画家人名辞典》(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记载其平生并提到了他所画的《虞山献秀图》,称他于黄公望的绘画技法有深切体会。
此图的上款人陈察,是明朝正德、嘉靖时期一位直声颇着的大臣,《明史》有传,称其“直声震朝野”。钱仁夫在画图之后,另纸写长诗一首,对陈察的操守和行事大加褒扬,起首言:“止庵学博富著述,文恪学高慎操履。石城名行实相副,陈氏弟兄相继起。弟兄各擅文学名,伯也今为名御史”。以前辈中颇具名望的陈达、陈暹兄弟来比附推重陈察、陈寰兄弟,且云陈察为“名御史”。
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陈察在正德年间担任御史一职的时候,多次犯颜直谏,切直论事。比如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造反,明武宗决定御驾亲征,陈察上书阻止,言宁王的叛乱不足成事,“发三千骑渡江径可缚取”,实在没必要空虚京师,造成更大的隐患。这一点引起了武宗的不满,陈察因此被罚俸一年。之后陈察巡按云南,对以权谋私的宦官和官员沐崧劾治如律,且在正德十五年上书建议正德皇帝早立储君,不改其一贯切直敢言的作风。钱仁夫诗中:“前时屡疏言时敝,疏自留中言不止。出巡滇南大着声,冰櫱持身肃风纪”四句,即指此而言。
根据钱仁夫题跋,此诗作于辛巳重阳节,即明正德十六年(1521)九月初九日,明史记载,本年四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嘉靖皇帝,本年仍沿用正德年号。钱仁夫的这幅画,作于新君即位后的第六个月,新旧交替之际,所以诗中说“还朝适际亨屯运,唐尧虞舜明君是”。可知陈察于本年“还朝”,这和王世贞《二陈公传》中提到“上即位,下诏求直言,而公还自滇”的记述是互相吻合的。
钱仁夫的诗歌结尾写道:功成名遂待他时,归见虞山山亦喜。对陈察的进京寄予了厚望。到了北京后的陈察,果然没有辜负好友的期待,依旧直道立身,多次弹劾中官、贵戚。礼部给事中杨言上疏论事,惹怒了嘉靖皇帝,皇帝在午门亲自审讯杨言,动用重刑,史载:“帝亲鞫杨言,落其一指。察大呼曰:‘臣愿以不肖躯易言命,不忍言独死。’帝目摄之,察不为动。”后来陈察被皇帝以“徇私妄举”的罪名革职,陈即归故乡,因居官廉洁,敝衣粝食而终,可见一个传统读书人的风骨和气节。
山川秀气,长钟于人,陈察以故乡“虞山”为号,盖有取焉。钱仁夫绘图相赠,正足以发挥其意。此图起首作数峰峭立于水滨,之后作隔岸松岗,长松十数株参差挺立,屋舍、小桥、舟楫隐没其间,结尾作一平坡,坡上一小亭,使画面由繁复转为空明,远水轻帆,山色疏淡,具悠远无尽之意味。这幅画用笔多而皴擦少,设色以淡淡的华青和赭石为主,交相变化,微妙而统一。松树的高低错落奠定了画面的基调,好比乐章一样具有旋律节奏的美感,且长松磊落,正是对陈察品行节操的最好诠释。
此图为程南云题引首、邵宝、袁帙题跋、罗振玉题签条,又有徐渭仁、张重威、罗振玉等人的鉴藏印信,可谓流传有序。邵宝(1460-1527),字国贤,号泉斋,别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授许州知州,历户部员外郎、郎中。历为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明史有邵宝传,记载他刚直不阿,不交权贵,同时他又是一位藏书大家,书法也颇得颜鲁公三昧。邵宝在题跋中说钱仁夫的画“气韵蔼然、清而能腴,书与画殆成双绝,宛是子久所作,谛观乃署东湖,即因知东湖指法于子久应无多让也”。推崇备至,直比之为黄公望。同时代的袁帙,也对此画颇为推崇,其书法俊逸潇洒,颇类文徵明。
此图又经清代阮元所藏,近现代以来的归徐渭仁、罗振玉、张重威旧藏,流传有序,足可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