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764 黄宾虹 1943年作 天池纪游 立轴

天池纪游
拍品信息
LOT号 2764 作品名称 黄宾虹 1943年作 天池纪游 立轴
作者 黄宾虹 尺寸 115.5×39cm 创作年代 1943年作
估价 2,2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3,68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
1.《宝古斋》第一期,第20页,北京文物商店出版,1979年。
2.《新加坡秋斋藏画》卷一,第12-15页,新华美术中心,新加坡,2010年。
3.《春华秋实—新加坡秋斋藏中国近百年书画》 卷一,第104-105页,佳士得,香港,2016年11月。
【题识】烟霞景物新,庐舍倚江滨。回合万峰顶,深山犹古春。天池纪游。聿修先生属,宾虹。
【印文】黄宾虹、癸未年八十
【鉴藏印】星洲秋斋珍藏
【说明】上款人或为洪聿修,1934年创办的《徽声日报》,洪为主笔之一,歙县文教界名士。

【来源】
1.北京文物商店旧藏。
2.新加坡袖海楼杨启霖旧藏。新加坡著名大收藏家“袖海楼”主人杨启霖,其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量收藏中国书画,从明清至近代海派、京津皆有涉猎,范围甚广,所藏皆精。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近现代书画部工作人员。

与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并称为全国三大天池的四川省华蓥山天池,位于华蓥山西缘海拔640多米的天池镇境内,是面积最大的天池。湖水面积3800亩,总库容5548万m3,湖区集雨面积84.36km2,平均海拔483至683米,也是川东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
华蓥山天池湖一年四季湖水清澈,气象万千,时而山风啸林,渔歌晚唱;时而野鹭升空,水鸟展翅。泛舟湖中,绿水青山,碧波荡漾,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地方志曾记载,宋代华蓥山下暴雨,冲下山上的树木,木塞于洞,遂成天池。这个记录不科学,根据地质堪测华蓥山在侏罗系后期(大约1.41亿年前)从四川盆地中隆起,后经白垩晚期(大约0.25亿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对华蓥山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从而变得雄伟壮丽,天池湖就在这个时候诞生。1930年,四川保路同志会会长蒲殿俊撰写《辟治广安天池议》,在描绘天池自然美景的同时,呼吁各界人士捐款建公园,并带头捐款近一万元。在他的带动下,经过两年努力,建成了“天池公园”,园中建有柳堤、梅岭、桂圆。松岗等景点,种有上百种珍贵花木,匠心独具,蔚为壮观。公园建成后,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熙来到天池,饱览胜景,亲笔书写了“天池公园”园名,挥笔题写了“天池传侠笔、文苑鲁诸生”的千古楹联。黄宾虹在1932-1933年间曾应友人之邀到四川游览,得知天池风光无限好,在天池写生达半年之久,不愿离去。当时上海《良友》画报辟专版刊载天池的胜景美画,并且配诗宣赞:“痴生慕名天池游,旖旎风光醉心头;粼粼波光映蓝天,曲曲堤岸托杨仰;莲姑鱼翁乘风归,扁舟小岛聚波头:夕阳染红瑶池水,众山人怀化吴钩”。
此作品是宾虹老人八十岁所作,这一时期远在上海、广东、香港的诸多朋友、弟子,远隔山水,一直通过信函方式,与之探讨艺术、订购画作,关心着这位深居简出,客居北平的学者、画家。1943年,黄宾虹八十岁的时候,门人顾飞及好友傅雷在上海为宾翁积极筹办画展,颇获成功。在与傅雷的通信中,各抒己见,艺术上的理解与鼓励,彼此引为知音。此时的黄宾虹,除去生活上的宅居清贫之外,精神世界是并不寂寞的,除了埋头平日的著述之外,将大量时间花在笔墨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中。仅从他与弟子朱砚因的信中反复探讨的一斑中,便可窥见此时他的关注重心。“古来名画可贵,全在笔墨。笔墨之法,无非如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诸诀。详论书法中,学者人人能知能言,惜乎用力细心体认者少,所谓皮相而已”。
黄宾虹已经完成其绘画向黑宾虹面貌过渡,幷且受西方的印象派绘画启发,进行着将水墨与丹青合体的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自谓“用笔之沉着,墨采之浑厚,每与欧画符合”。画中设色吸取北宋墨法,将色溶于笔墨之中,把色当墨来使用,从而实现 “丹青隐墨墨隐水”的艺术境界。不施石青花绿,却在崖石间染以赭石,这与他此一时期所作多染石绿花青的作品不一样,浅绛浓墨,互隐互显,画得朴素。

南洋中国书画收藏与“秋斋”
新加坡和近代中国书画发展史,有一段特殊因缘,百年来曾有过数次收藏高潮,战前以徐悲鸿等画家南来为肇端,中国改革初期又有过另一回机缘,到了90年代前后,新加坡已俨然成南洋中国书画收藏重心,直到进入新世纪初,才因为收藏大量回流大陆而有所变化。
新加坡收藏中国书画,先天后天条件均和中国本土及港台等地不同,收藏不易,靠的纯是一股对中华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独到的友谊交往机缘、具有时代性的艺术品位与前瞻性的眼光。
百年收藏,藏家自然不少,前期如黄曼士“百扇斋”,中期陈之初“香雪斋”、刘作筹“虚白斋”、杨启霖“袖海楼”,后期郑应荃“赐荃堂”等等,皆曾各领风骚,自成一代传奇。
黄曼士特点是以徐悲鸿为主的主题收藏,陈之初、杨启霖、郑应荃等是古今兼蓄的广泛收藏,只有刘作筹定位明确,以明朝中叶至清中期为主要范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时代收藏。
“秋斋”收藏,自80年代起步,前后历时40年,一路用心与机缘,以精准的选择性重点收藏,建构一整个时代艺术风貌。所选皆为性格鲜明的代表性画家作品,从金石画派的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齐白石;传统画派的溥心畲、陈少梅、吴湖帆;新传统画派的黄宾虹、张大千、谢稚柳;岭南画派的高奇峰、黄幻吾;留学画派的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新中国画派的关良、吴作人、黄胄、陆俨少、李可染;新世纪画派的吴冠中等等,都是各领风骚的一时俊杰,更有一石激起千重浪、开宗立派的时代巨匠。
“秋斋”收藏,还有一个“非艺术性特色”,就是具有浓烈的新加坡情怀。秋斋主人年轻时曾作客前辈大藏家陈之初的“香雪斋”,也曾和“虚白斋”主人刘作筹交往,多年经营书画,又接触许多新老藏家或后人,对早年流传入藏新加坡的中国书画,既熟悉又深怀感情;多年来,他每当在海外市场遇见新加坡老藏家外流藏品,总是分外亲切,也经常会设法购买入藏;近年来,狮城藏画大量回流大陆,他每每和我谈起此事,总有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无奈感慨,也悄悄努力集藏,希望至少能让其中部分继续保留下来,可以延续这一份特殊的百年艺术因缘。
“秋斋”收藏,一向低调,并不张扬,细水长流,历时多年,蔚然可观,是新世纪新加坡收藏中国书画的一座高峰。“秋斋”收藏中国书画,更独有一份特殊的新加坡情怀,个中流露的感性意味,有如一杯故人水酒,浓薄均宜,足以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