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570 清嘉庆 御制田黄薄意雕山水「含韵斋」玺

御制田黄薄意雕山水「含韵斋」玺
拍品信息
LOT号 5570 作品名称 清嘉庆 御制田黄薄意雕山水「含韵斋」玺
作者 -- 尺寸 长2×2×5.5cm;重53g 创作年代 清嘉庆
估价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5,980,000
材质 形制


备注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此玺田黄质地,方形,随形雕薄意江帆图。印面2厘米见方,通高6厘米,重52.8克。印文为阳文「含韵斋」三字。无论是印钮的雕刻还是印文的刻法都精细熟练,显示出雕琢者的高超技艺。此玺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嘉庆宝薮》中有明确著录,经与实物比对,无论是质地、体量,还是篆法、布局都与该书中的记载相合,可以确定此玺为嘉庆帝宝玺的真品。根据《嘉庆宝薮》,此玺为三方组玺中的一方,与之相配的另外两方玺分别为「善利万物」玺和「斟酌百家」玺,表明该组玺是为放置在圆明园含韵斋中而专门制作的。

关于嘉庆帝田黄「含韵斋」玺
郭福祥
玺印,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玺印,特别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玺印,对于认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诸方面都有极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变迁和朝代更迭,明代以前各朝代的皇帝玺印实物存世者寥寥,很难获知其确切的历史面貌。只有清代皇帝的御用玺印还有较多的遗存,为我们系统了解、认识和研究皇帝玺印提供了条件。其中皇帝的爵位姓名年号玺和宫殿玺由于归属明确而颇受关注。此次保利公司即将拍卖的田黄「含韵斋」玺就是嘉庆皇帝的一方宫殿玺。
此玺田黄质地,方形,随形雕薄意江帆图。印面2厘米见方,通高6厘米,重52.8克。印文为阳文「含韵斋」三字。无论是印钮的雕刻还是印文的刻法都精细熟练,显示出雕琢者的高超技艺。此玺在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嘉庆宝薮》中有明确著录,经与实物比对,无论是质地、体量,还是篆法、布局都与该书中的记载相合,可以确定此玺为嘉庆帝宝玺的真品。根据《嘉庆宝薮》,此玺为三方组玺中的一方,与之相配的另外两方玺分别为「善利万物」玺和「斟酌百家」玺,表明该组玺是为放置在圆明园含韵斋中而专门制作的。
此玺的所有者嘉庆皇帝名颙琰,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代皇帝。在他统治的二十五年中,既秉承了康乾盛世之遗绪,又处于清王朝由盛及衰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似乎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状。在清代,嘉庆皇帝是拥有宝玺数量比较多的一位皇帝,如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一样,他的宝玺也同样体现出巅峰与没落交错的特点。嘉庆皇帝继位时已经三十六岁,与其他皇帝不同的是,嘉庆继位后并不能干纲独断,当了太上皇帝的乾隆仍掌握着最高决策权。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嘉庆帝很难摆脱乾隆时期形成的某些定式。乾隆时期的一切似乎都以其惯性在嘉庆朝向前滚动,这种惯性在嘉庆的宝玺中也有相当明显的体现,一个例子是组玺的刻制。乾隆时制作了相当数量的由一方引首章和两方压脚章组成的三方一组的组玺,这种组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引首为宫殿玺,两方压脚为诗文警句玺,用以说明殿名玺中殿名的含义及来历,可以称之为宫殿组玺;一是引首和压脚都是成语玺,在内容上可以相互注解,可以称之为成语组玺。嘉庆帝亦步乾隆之后尘,刻制了不下七十组这样的组玺。而此方「含韵斋」所在的组玺就属于前一种情况。
如果说上述在宝玺制作方面嘉庆帝对乾隆的刻意模仿反映出嘉庆帝与乾隆帝之间的延续和继承关系的话,那么,对此方宝玺内容的解读似乎更能折射出嘉庆帝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前面已经讲过,「含韵斋」玺是嘉庆帝诸多三方一组宫殿组玺中的一方,而这种宫殿组玺中的三方印文在内容上又关联甚密,两方压脚章表明了印主对宫殿名称的理解和诠释。因此,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组玺,要理解组玺中的任何一方,都必须将三方组玺放在一起进行解读。同样,要很好地理解此方「含韵斋」玺,就要将它和与它同组的另外两玺「善利万物」玺和「斟酌百家」玺放在一起,并与其所有者嘉庆帝的历史情境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按含韵斋位于圆明园西峰秀色景区内,是该景区的正殿。西峰秀色位于圆明园福海的西北岸,是圆明园比较早的建筑群落。始建于雍正六年(1728年),为园内主要游憩寝宫之一。西峰秀色正殿为五间三卷大殿,外檐悬挂雍正御书「含韵斋」,是清帝在西峰秀色的寝宫。含韵斋四周修有回廊,回廊四周种植有大量玉兰,是圆明园欣赏玉兰花最佳的地方。乾隆皇帝在乾隆九年(1744年)御制「西峰秀色」诗序曰:「轩楹洞达,面临翠巘,西山爽气在我襟袖。后宇为含韵斋,周植玉兰十余本,方春花气袭人,宛入众香国里。」 乾隆皇帝曾以「玉兰」为题十多次诗咏含韵斋,其中庭前的六株玉兰,更是被其「向以竹溪六逸」喻之。在乾隆看来,含韵斋的得名正是由于其庭院内的玉兰而来,「含韵以何名,庭前玉兰峙。其数乃倍三,拟之六君子。君子故多韵,而斋对于是。」 想必嘉庆皇帝在圆明园期间,也是会到这里休憩和赏花。在他的御制诗中,有一首作于嘉庆十八年(1813)春天的《含韵斋前玉兰未放,诗以催之》的诗作,云:「廿四番风卉圃覃,玉兰花信待徐探。芳枝轻拂迎飔细,嫩甲微舒映日含。上苑柳桃争灿烂,天家雨露久深涵。如酥一夕应全放,佳丽韶华月近三。」 来到时花还未开,于是写诗催促其尽快绽放,可以看出当时嘉庆皇帝赏花迫切的心情。有迹象表明嘉庆皇帝对含韵斋殿名的诠释有了新的变化,这从与「含韵斋」玺相配的两方组玺的内容可以得到证明。其中「善利万物」出自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讲的是至善之人性若流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能够停留在众人所不喜之地,故最接近于道。其化身形于大地,融生命于万物,正可作为「含」的注释。而「斟酌百家」则应该是在此研习古代经典,得先贤思想之韵的写照。此时期的含韵斋成为嘉庆皇帝沈心自省,问学古人的场所。实际上,乾隆时期含韵斋就已经作为书斋使用,「书斋额含韵,圣藻烛文甍」 ,说明这种功能转变的确存在。而正是这种转变,才使嘉庆皇帝在诠释「含韵斋」含义时出现新的变化,从中也可以窥见嘉庆皇帝刻制「含韵斋」组玺的动因。

关于此方「含韵斋」玺,还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田黄材质。此玺材质在《嘉庆宝薮》中明确标注为「田黄」,其色如蒸栗,晶莹剔透,温润绵密,光射之下均匀纯净,筋络明显,极为通灵可爱,确是典型的寿山田黄冻石,与宝薮的记录一致。田黄石产于福建福州寿山乡寿山溪两旁的水田之下,是寿山石中极珍贵的品种,素有石帝之美誉。此玺是为数不多的清代皇帝宝薮明确标注出质地为田黄的皇帝宝玺之一。
二是印钮的浅浮雕技法。此玺下半部分材质规整,上半部分随形雕山石树木,江中帆影,是典型的清代皇帝玺印浅浮雕作品。在雕刻技法上采用平地阴线浅浮雕技法,使整体景物布局繁简有致,远近的层次感极为分明。山石嶒崚,老树独立,江帆远影,景色疏朗有致,虽着刀不多,却意境全出,耐人寻味,体现出高超的经营布局和雕刻技艺,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1. 清·弘历:《御制诗初集》卷22。
2. 清·弘历:《御制诗四集》卷62。
3. 清·颙琰:《御制诗三集》卷11。
4.清·弘历:《御制诗三集》卷24。

敷锡名垂洪范篇
祖功宗德已身肩
三朝厚幸双文益
八帙初开五代全
苞茂即今看秩秩
旰宵唯是励乾乾
奉时布惠宜春日
欣遇多收鲜缓蠲
——《五福五代堂题句》

《清高宗御制诗集》五集卷五十二
「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五福」出自《尚书·周书·洪范》,宋人理学家蔡沈在「五福」下注称:「人有寿而后能享诸福,故寿先之。富者,有廪禄也。康宁者,无患难也。攸好德者,乐其道也。考终命者,顺受其正也。以福之急缓为先后。」 蔡沈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弟子,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公元1199年)尝尊师命集传《书经》,「参考众说,融会贯通」对《书经》内容的阐发极为精当。早在康熙年间,康熙帝曾题「五福堂」赐给雍正,后来又敬摹勒悬之雍和宫、圆明园。
五代指:本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适值乾隆帝74岁时得玄孙,五代同堂。但当时他并没有题堂,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77岁的时候,乾隆在御制文中写道「古稀有七,曾元(因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改‘玄’为‘元’字)绕膝,适宜题堂,以享其事」。北京紫禁城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额,以志庆」,反映了乾隆帝得玄孙之后的喜悦心情。而后,乾隆又在避暑山庄题「五福五代堂」匾额,悬于山庄东宫卷阿胜境殿,同时刻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并制《五福五代堂记》存放于此。广东省博物馆珍藏有「清乾隆 缂丝御制五福五代堂记卷」。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对乾隆皇帝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将要迎来他的八十寿辰。按照乾隆自己的惯例,每到纪年逢五,即所谓的「正寿」之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在乾隆皇帝看来,登基五十五年又恰逢自己八十整寿,实与天地之数自然会合,是昊苍眷佑的结果,值得大庆特庆。正如其在御制文《八征耄念之宝记》中得意所言:「夫汉唐以来,古稀天子只得六,六之中至八旬者只得三。而三帝之中惟元世祖可称贤,其二则余所鄙也。」后又注:「六帝中惟梁武帝、宋高宗、元世祖年登八十……惟元世祖乃创业大有为君……但计其世次,讫顺帝不过四传,亦不能如今五世同堂之盛。是则予之仰荷天眷至为深厚,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如是。」
乾隆帝曾撰《五福颂》一文,作于四十一年(1776年),是其依据儒家经典对此逐一加以阐述,又认为寿、富、康宁及考终命,都是上天授予的,不可强求,只有「攸好德」是人力能达到的,所以他特别注重「修德」,以祈求其它。当时清宫中常有皇子及大臣们书写此文,嘉庆皇帝颙琰做皇子(三十六岁前)时期的墨迹便保存于故宫博物院中。此嘉庆皇帝楷书写得应规入矩,端凝有致,有一种温润清和、不激不厉的自家风貌。

爱新觉罗·载铨(1794-1854),清宗室,满洲镶红旗人。乾隆帝在世所见几位玄孙之一,为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璜曾孙,爱新觉罗·绵恩孙,爱新觉罗·奕绍长子,初封二等辅国将军,三进封辅国公,授御前大臣、工部尚书、步军统领,袭爵。封号定郡王。道光末,受顾命。文宗即位,益用事。咸丰二年六月,给事中袁甲三疏劾。室名行有恒堂、恒堂、世泽堂。曾收藏元赵孟俯行书《送秦少章序卷题跋》,现藏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