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822 石鲁 陕北高原 立轴

陕北高原
拍品信息
LOT号 1822 作品名称 石鲁 陕北高原 立轴
作者 石鲁 尺寸 135×67.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8,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9,43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
1.《韩中建交纪念荣宝斋秘藏中国近百年书画珍品展》,第130页,荣宝斋,1993年。
2.《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版图22,山西国际文化交流协会。
题识:陕北高原高秋也,写于长安。石鲁。
印文:石鲁
边跋:此陕北高原图,乃石公之精品也,顿笔顿墨,色墨交织,风格独特,层次分明,手法高超。戊辰五月观有感并记。何海霞时年方八十,于双榆小住。印文:何瀛之印、海瑕
石鲁《陕北高秋图》赏析
对于石鲁和西安画家来说,黄土高原和陕北风情既寄寓着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深情回忆,也表现了他们对美和美的价值的全新理解。
─郎绍君
自古以来,黄河即被赋予华夏民族母亲河的地位;而陕北高原则成了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和滋乳地,成了众人的精神圣地。至少,在石鲁眼中,她是如此。
不过,在精致的传统文人画里,陕北高原是不宜于入画的。任何现成的山水程序和技法在陕北高原的苍凉雄劲的气势和粗犷豪放的生命力面前都无能为力:披麻皴太柔弱,斧劈皴太生硬,乱柴皴和雨点皴又太另类;其它的什幺高古游丝描、铁线描又太精致了。
但石鲁并不是传统文人画家。石鲁于中国绘画史的意义即在此:他自创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和程序,来表现陕北高原雄壮、粗犷、具有原生态性的强悍的生命力,这就是大刀阔斧的拖泥带水皴法,浓重的矿物色与淋漓尽致的墨色混用,干湿兼施,骨肉浑成,气到势合。这种笔墨语言彻底革新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
《陕北高秋》即是石鲁绘画语言的具体阐释。藉由笔墨和技法,石鲁把陕北高原的粗犷、磅礡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进一步进入对当时的审美取向的革新,弱化多年以来强调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走向一个新的浪漫主义美学境界。
作为石鲁艺术主张、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作为石鲁对中国传统山水画革新的里程碑,《陕北高秋》无疑具备了艺术史的经典意义。因此,其被备受追捧应是自然而然的事。

石鲁的西北风情
1940年,带着革命理想与救国真理的年轻美术家石鲁从家乡来到陕北延安。无古法可依,无画谱可寻,石鲁便深入民,深入生活,陕北在他的笔下,虽没有江南温文尔雅、烟云缭绕、溪水潺潺般的诗意之境,但却独具粗犷、苍厚、干练、豪放的西北风情。至此,陕北画成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石鲁,原名冯亚珩,出身书香世家,因排行第九,顾有“冯门九子”之称。在新思潮中,石鲁阅读了大量关于鲁迅、巴金的文学作品,在艺术上崇尚石涛和八大山人的艺术风格,也就在这时,他自己的艺术观开始萌芽。“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石鲁更加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社会。1940年,满怀理想和艺术追求的石鲁奔赴陕北延安,进入陕北公学院学习,并在此时正式更名为“石鲁”。
生活在陕北的石鲁,日渐萌生了用画笔记录陕北辽阔风貌的想法。在面对未知的笔墨表现时,他直接对景写生,上下而求索,摸索着新的表现陕北高原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学画先有二观:日观物,日观我。观物以探真,观我以通德,而后始可言美矣。物为画之本,亦像也,我为画之神,亦彩也。有物无我不足为通理想,有我无物不足以达真实,故二者当做辩证观,变化之美,即一加一等于三矣。”
在寻求陕北高原的技法表现中,石鲁深研古人画理,加之以自然为师,后而得之。“陕北高原虽树少,但也有生气,它体现了大自然的力量;陕北人也和山水一样纯厚。”怀揣着满腔热血,石鲁的《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方欲晓》、《南泥湾途中》等作品,以一种开天辟地的效应展现了陕北。而石鲁不拟古人而又似拟于人,拖泥带水的笔墨,则被后人称之为石鲁的“黄土高原皴”。而石鲁的不懈创作,为传统山水画发展弥补了一个空白。
随后,“中国美协西安分会中国画研究室”成立,石鲁带领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等画家赴延安、秦岭等地写生,并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地举办展览,引起强烈反响。
“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人谓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
——石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