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701 伊秉绶 1797年作 隶书“丈剑拥书” 横披

隶书“丈剑拥书”
拍品信息
LOT号 1701 作品名称 伊秉绶 1797年作 隶书“丈剑拥书” 横披
作者 伊秉绶 尺寸 30.5×137cm 创作年代 1797年作
估价 1,500,000-2,000,000 成交价 RMB 4,715,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横披

题识:丈剑拥书。小山属题。嘉庆丁巳十月几望,汀州伊秉绶。
钤印:子墨客乡、阿衡之、组似
鉴藏印:河内毕海梯世宝、通州李玉棻韵湖庚子后所收书画
说明:1.查有圻上款。查有圻(清),字小山,浙江海宁人。查升孙查莹嗣子,官刑部司员,任长芦纲总,著名盐商。袭先世业,称巨富。京师以“三标(膘)子”呼之。与伊秉绶、张问陶、吴锡麒等人交善。
2.李玉棻、毕海梯递藏。李玉棻(清),生卒年不详,字均湖、真木、韵湖,自称虹月船师,室名传鉴堂、瓯钵罗室,北京通县人。书画鉴赏家。有《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行世。毕登瀛(民国间),江苏常州阳湖人,寄居安徽合肥,字先筹,号海梯,海天疯人。武昌起义任参谋。南北统一后,改营实业。家富收藏,有爱古楼。

因缘合璧 文武双全
此伊秉绶,隶书《仗剑拥书》,作于嘉庆丁巳年(1797),伊秉绶时年四十又三。是书墨色柔润,乌亮如漆;中锋行笔,藏头护尾;自成高古博大的气象。细观此书,严谨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韵致,夸张而合情理,伊氏“方严、奇肆、宽博、恣纵”的书风跃然纸上。款识字数虽少,却仍以隶法运行书笔意,骨力内含,有篆籀金石气。字形则古拙逸宕,姿态横生,兼收博取,自抒新意。是伊氏典型的中年隶书风格。
据藏者叙述:此伊秉绶隶书原为一幅画作的引首,解放后因子女分家而被割去,至今下落不明。恰在近日,于北京松美术馆举办的“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里的‘松’”特展上(图一),一张清代王霖《为查有圻画<丈剑拥书图>》(图三)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仔细研究和比对发现:此王霖手卷与伊秉绶隶书均为“小山”上款;内容同为“丈剑拥书”;两件作品的装裱尺寸和材料质地亦完全一致;且两件作品左下角均钤有“河内毕海梯世宝”鉴藏印,可证二者应为同一卷作品,观展后再次确认王霖手卷即当年散佚的绘画部分,而此件隶书《仗剑拥书》应属手卷之引首。正所谓翰墨因缘!
结合两件作品可知:“小山”为清干嘉时人查有圻,其曾祖为康熙朝少詹事查升,嗣父为乾隆朝吏科给事中查莹。数代为官和诗书承续的家世,使查小山在诗词方面颇有造诣,因此“拥书”之意立显。而其刑部司员的身份,又使“仗剑”合理化。另一方面,查小山曾任长芦纲总,为著名盐商,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查氏的显赫家世、雄厚财力和诗书才情决定了其交游的深度和广度。
王霖卷题跋中的诸多文人,如石韫玉、张问陶等人,均与査氏交游甚广,在《伊墨卿先生年谱》、《张问陶年谱》、吴锡麒《有正位斋诗集》、石蕴玉《独学庐诗文集》等书中,均有查有圻与众文人诗酒相交的记载。同时,题跋上款“小山三兄”暗合“三标子”之称谓,更添文人谐趣。此图取名“丈剑拥书”,査氏既能做官又能经商,乃合“文武双全”之意。若由此推论,不难发现,此卷伊秉绶隶书引首,除了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外,在补充清中期官员、文人交游史方面亦有重要意义。
伊秉绶隶书历来受到市场追捧,其隶书“遂性草堂”曾创2300万高价(图二),此件“仗剑拥书”,流传有序,品相如新,极适补壁。在数十年后与画卷意外重聚,实乃传奇,若有幸再次合璧,更将是一段艺坛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