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029 文徵明 碧荫坐钓图 立轴

碧荫坐钓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029 作品名称 文徵明 碧荫坐钓图 立轴
作者 文徵明 尺寸 163×61cm 创作年代 --
估价 3,2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绢本 形制 立轴

题识:碧荫溪堂六月寒,南轩半入水中安。有时客至拈棋局,常自临流理钓竿。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
便抛印绶从归隐 吴渚香莼漫吐春
——《碧荫坐钓图》略析
明代中叶至明神宗万历时期,是吴门画派繁荣的时期,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他们续承王摩诘一派文人画的道统,推重北宋的山水画,取法董源、巨然的画法,同时汲取赵孟頫及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长。文徵明之画学出石田之门,惟不专习师法,上探宋元诸家之秘,且工诗善书,文采儒雅,又足以益画中书卷之气,以故气韵神采,独步一时,实有出蓝之誉宜其与石田并驾齐驱,共霸明代山水画坛,而文沈并称也。
《碧荫坐钓图》轴乃是文氏晚年青绿细笔山水作品,绢本绘就,纵163厘米,横61厘米。款署:征明。钤文徵明印、衡山二印,此图布景繁复,以小青绿为主,浅绛为辅。用笔工谨缜密,构图间宋人三远之法,远景岩壑翠嶂、飞泉急泻,右侧村舍毗连,林荫遮掩,中景长松积翠,曲径蜿蜒而上,水轩夹涧,轩中一人正望观友人泛舟垂钓,近景古松高大紧密,纵横虬曲,松针蓊郁,其间童仆提壶归庄,白鹤敞门盼望,配以坡脚山石、水际,静中有动,仿佛能听到松声水声,整幅一派悠闲恬适之景。
《碧荫坐钓图》画面右上角有文氏自题行书:“碧荫溪堂六月寒,南轩半入水中安。有时客至拈棋局,常自临流理钓竿”。经查,此诗未见文氏《莆田集》等相关传世诗集著述,但在2014年浙江某拍卖公司所见一幅名为黄鞠(字秋士)于1840年所作的《松风草阁图》中,见到相同诗题,诗为:“松荫溪堂五月寒,南轩半入水中安,有时客至拈棋局,常自临流理钓竿。庚子春日,略拟停云馆法,莘泉先生雅正。秋士黄鞠。”按落款可知,停云馆主人即为文徵明,此图黄氏所绘面貌也与《碧荫坐钓图》略似,极有可能是黄鞠曾获见此本,按其画意绘制了这幅《松风草阁图》。
《碧荫坐钓图》为文徵明晚年细笔山水,其因有三:
其一、结构图式。
在文氏晚年,繁景的细笔山水,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图式,即坡地和冈阜、山峦由近及远搭连迭积高深的群山迭岭,其间通过宛曲的溪流,构成形体间犄角对应和流动曲折的变化。坡地、山麓上的树木高耸挺拔,这种冈峦山岭向上迭积的构图,使视觉上不失高深的空间感,这正是文派山水的一个重要特征。《碧荫坐钓图》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绿阴清话图》、《千岩竞秀图》都采用了这一种结构图式。
其二、题诗特点及落款风格。
在文徵明山水画中, “书画合璧”作品不在少数,其中“书”主要时指画心上的题字或者题诗。有的题字或题诗内容所占比例非常大,有的占了画面的一半以上,例如《蕉石鸣琴图》、《湘君湘夫人图》等,有的则是落题五言诗、七言诗或直接落题具体的年款,如:文徵明晚年所绘的《绿荫长话图》北京故宫所藏、台北故宫所藏《影翠轩图轴》、《琴鹤图轴》、《苍崖渔隐轴》以及本幅《碧荫坐钓图》等都是以这种诗题形式出现的。
《绿荫长话图》中题诗首字“碧”以及落款“征明”都与《碧荫坐钓图》中行笔,字形一致。
另,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81页, 162、169落款,取自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嘉靖乙卯1555年)86岁作、《杂书诗卷》(嘉靖戊午1558年作)89岁作,所属题款比对一致。
其三、绘画技法与整幅作品的精神面貌。
文徵明细笔山水“愈老愈益精妙,有细如毫发者。”这种细笔有区别于早年的细笔山水作品,晚年的“细”,不单是笔墨的精到,构图、敷色乃至题款也无不“事无巨细”。晚年的文徵明阅尽了人世的沧桑,所以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具有了深层的韵味和内涵,画面构图繁复层迭而上,用笔挥洒自如,似行云流水般流畅,只为追求画中之趣。追求真性情、无技巧的率真和野逸。如北京故宫所藏的《兰亭修禊图》(73岁作)、《千岩竞秀图》(81岁作),上海博物馆所藏《真赏斋图》(80岁作)与《碧荫坐钓图》都可以看出他对年迈和衰老做了极大的抵抗,例如,他笔下的树木(松树)有着老迈而又硬厚的外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对人生的无奈,但从用笔的力度又可以看出他虽年老但身体硬朗,自信满满。房屋、树木、竹篱刻画的特别精细。日常的生活题材,如田园风光、竹林树丛、茶会、家禽等都与前代的文人画有所不同。他的山水画融和了文人画和院体画,集中了明代院体和浙派优点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碧荫坐钓图》给人的感觉是充满恬淡宁静的文人生活,归隐之乐。文徵明有一类作品被人们称为“避居山水画”,此类山水画是在他经过了大量的挫折后的痛苦的退却。所以选择隐居作画,忘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力求心灵平静,为了使自己得到解脱,他的许多山水画便往往具有此种意义。文氏最初的理想是考取功名,然十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都未中,直到五十四岁被友人推荐做了授翰林侍诏(从九品)。在北京任职期间,公事繁杂琐事,不能在绘画上发挥他的创造力。于1524年,他亲见了“大礼之争”,看到大量的仕人被诛杀与流放的惨状,他看破了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形势,先后三次上书乞求辞官。此后的文徵明不再只求仕途之路,一心作画写字。辞官返家后,少了繁杂琐事的纷扰,他过起了优游、闲适的生活。《碧荫坐钓图》则是他“避居山水”的一种体现,正如诗题一样“有时客至拈棋局,常自临流理钓竿”,心灵在山水中得到皈依,以求人格上的自我完善和肯定。
《碧荫坐钓图》原为抗战胜利后第一任北平市长熊斌先生旧藏。熊斌,湖北礼山(今大悟)人。字哲明。辛亥武昌起义时任湖北军政府北伐第一军参谋。民国成立后,任国民党第一军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参议,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北平市市长、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台湾“中央银行”顾问等职。熊斌与张伯驹私交过密,据熊斌后人叙述,熊斌政务之余雅好收藏书画,所有藏品皆是由张伯驹代为掌眼购得。以下是熊斌夫妇与张伯驹夫妇合影旧照以及张氏夫妇赠予其子熊曾润的画作。(合照中那位载礼帽左起第六位和他身前的少年分别是:熊斌和他的公子熊曾润,左侧第三、第二人为张伯驹、潘素夫妇。)
文徵明是明代中期画史的关键人物,是吴门画派的领袖,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最有影响力的画家。是他使得吴派压倒院体,将中国文人画再次推向了高峰,并使得吴门画派可与浙派抗衡,并独领画坛风骚五十年。文徵明人物、花鸟、山水画艺精湛,尤以山水成就最高,他的山水画又分细笔山水和粗笔山水,其中细笔山水最有特色,贡献最大。《碧荫坐钓图》即是文氏晚年细笔山水中最具典型和代表的一幅作品,是文氏心灵平静的体现和淡泊名利的写照,从某种程度上说,《碧荫坐钓图》已不单单作为一种艺术品,它更具有一种意识形态,反映了明代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