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011 14-15世纪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拍品信息
LOT号 6011 作品名称 14-15世纪 释迦牟尼
作者 -- 尺寸 高52.5cm 创作年代 14-15世纪
估价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0
材质 形制


西藏
铜鎏金
此尊释迦牟尼鎏金铜造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四十五岁时,
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正式传教的形象,佛经上成为“初转法轮”。
据佛传故事,释迦牟尼证悟佛法后,找到最初追随他逾城出家的五位随从,
向他们宣传佛法,五人接受佛法教义,投入佛门,
成为佛陀的第一批弟子,佛教史上称他们为“五比丘”。
此后,佛教有了自己的僧团组织,使得佛、法、僧俱全,
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组织。
整尊释迦牟尼佛造像工艺精湛,造型大气,高贵纯正,
通过对肌肉的刻画尽显佛陀浑厚华贵之大美。
体量震撼,品相完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宗教价值,是一尊难得的供奉上品。
佛陀肉髻高耸,宝珠顶严,头饰螺发,排列整齐,有绀蓝涂饰。
相容和煦,天庭饱满光洁,双眉上挑,双目沉静下视,
双唇饱满,嘴角微扬,双眼与双唇的彩绘仍保留完好,流露出无限智慧和宽广的慈悲。
眉间白毫嵌松石,能伸能缩、能远能近,犹如琉璃筒一样,光明遍照整个宇宙虚空。
头部两侧簪花,镶嵌松石,做工精巧别致。双脚结全跏趺坐,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
着袒右肩式袈裟,薄如蝉翼,为早期的萨尔纳特式样。
腹部透过袈裟清晰勾勒出小腹曲线;
胸部、左臂、脚踝处仅以两道连珠纹表现衣缘,中间錾刻精美的纹饰;
袈裟下摆平铺于台座之上,双腿间形成扇形衣褶,整齐大方。
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是西藏本土艺术吸取汉地、尼泊尔艺术,走向成熟时期的佳作。
西藏大型金铜佛造像集中出现十三世纪以后,
这与元代藏汉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密切、藏地金铜材料的取得与金铜像部件分体錾刻的技术有关,
为之后的造像艺术高峰奠定了重要的工艺基础。
而这一时期的西藏地区,在造像风格上则受到强烈的尼泊尔风格的影响,
佛陀额头宽阔,头部在整个坐像中所占比例稍大,
大额头、眉眼之间距离较宽,双颊、下颌柔润而丰满;
与头部相比,造像躯干稍短,上肢及手略长,沿袭了帕拉造像中的人物比例。
此件作品恰是这一时期的杰作,整体工艺、面相及比例结构皆具有明显的受帕拉风格影响尼泊尔造像的特征,
造型大气,简约明快,是十四至十五世纪西藏造想中难得一见的大尺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