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634 汪建伟 2011年作 边沁之圆

边沁之圆
拍品信息
LOT号 4634 作品名称 汪建伟 2011年作 边沁之圆
作者 汪建伟 尺寸 300×640×640cm 创作年代 2011年作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
材质 木头、铁、灯 形制


展览
2011年 汪建伟:黄灯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汪建伟将24块篮板窝成一个圆形空间,每块篮板中间的篮筐部分被挖掉,如果站在里面看外面,会感觉是外面的人在里面。反过来也是。每个人都扮演着景观,又被围观。“我喜欢边沁的‘圆形监狱’,它只提出一个模型而不需要建造,因为只要有自我管束,那个监狱就在。”《边沁之圆》源自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在1785年提出的“圆形监狱”,他用28年时间设计了这个全景式监狱,一个监视者就可以监视所有犯人,而犯人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被监视,从心理上达成“自我监禁”。

汪建伟常常将焦点集中在视觉艺术和其他学科与实践间的中界面,以及视觉艺术、社会文化与心理空间之间的中界面。作品《边沁之圆》即为他研究这三者关系的一件重要力作。该作源自英国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在1785年提出的“圆形监狱”设计概念。边沁是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同时更是一位政治上的激进分子,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他发明的“圆形监狱”以全景式的监狱设计,让监视者占据绝对的中心优势位置,而囚犯们将因为无法判断此时此刻是否被监视,而造成心理上的“自我监禁”,从而达到监狱监视成本的最小化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一对“信任关系”的终极背叛所造成的心理层面的自我约束,极大地激发了汪建伟的兴趣:“我喜欢边沁的圆形监狱,它只提出一个模型而不需要建造,因为只要有自我管束,那个监狱就在。”但显然,艺术家不满足于其作为一个理论模型的存在。他利用了24块篮板围成一块圆形的场域,每块篮板中间的篮筐部位被挖去并制成监狱铁窗的形态,并辅以冷调强光以构造视觉上的冲击,让观者无论从圆的内部抑或外围,都无法忽视自发产生的那种“可能被观看”的心理压力。《边沁之圆》将人们的日常和与之相关的心理反射巧妙地展示于人前,危险与安全的对立性在此变得模糊和暧昧不清,因为既得信息和日常经验的干预使得人们开始对眼见之事实产生怀疑。《1984》里社会主义共产体制下的衍生产物“老大哥”以及当代经验中的斯诺登计划曝光,都是对权力的强权和以此造成的“自我审查”心理的响应。而这一切,皆在汪建伟这件创作于2011年的《边沁之圆》中被赤裸地表达了出来。

有人曾评价汪建伟是个“哲学型”的艺术家,他对理论和思想界的新动态始终保持着高度敏感,涉猎面极广。他习惯借用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并借用人们共通的一些日常经验和现成品,来塑造属于他个人,也属于今天这个社会的种种。此外,汪建伟还非常善于运用含混性——即艺术家时常提到的“不确定性”。无论是他的艺术语言,还是他的言说方式,非常一致地体现着他含混与“暧昧”的特性。

自20世纪90年代起,汪建伟的艺术创作即已转入观念性的表达,媒介与手法涉及装置、影像、照片、雕塑、纪录片、表演、戏剧、公共艺术及绘画等,呈现了极其多元的创作形态。1997年,汪建伟在作品《生产》因探讨了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的错综关系,被选中参加卡塞尔文献展,成为第一位参展的大陆艺术家。此后,相继参加了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第25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型大展,确立了艺术家的国际性学术地位。

汪建伟的作品将审视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系列的互为关系,试图探讨如何通过艺术建立和传导这些关系。汪建伟在对艺术、政治和建筑环境结合的探究中,阐释了在文化异位、冲突剧变的影响下,艺术如何交涉并理解空间被建构、转换和占据的方式。 艺术家在面临二元对立的时候,他企图转换,却并没有消解。他只是在提出问题。作为一个始终在探索的艺术家,汪建伟他在借用日常经验的基础上营造出了种种幻觉。他始终保持着提问的姿态,并暗示种种深度的可能。他留下的结尾,是开放性的。在过程和最后,都需要他者的介入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