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844 魏东 2012年作 我的叙事者

我的叙事者
拍品信息
LOT号 4844 作品名称 魏东 2012年作 我的叙事者
作者 魏东 尺寸 100×100cm 创作年代 2012年作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747,500
材质 布面丙烯 形制
出版
《丑的历险:魏东 1993 — 2015》P177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2015年版
签名:魏 Wei Dong
展览
2015年 丑的历险:魏东 1993 — 2015 今日美术馆 / 北京
何处身:魏东画展
记得自己在记事以后第一次坐火车,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十年后,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身处在一个叫北京的城市中;二十年后,一觉醒来,自己已处在大洋的彼岸,我不知道再过十年,我又将身居何处,但每次午夜梦回的滋味,却一直如儿时般清晰。
就把自己当作个旅行者吧!旅行的人大都是写日记的,我的日记呢?也许一个画家是不需要用日记来记叙自己的生命,累积的作品就是他的日记。但想:自已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完成的画面上题写日期。有人问起,我却总能清晰地说出作品的年代,甚至那天的阴晴,见过的来客,甚至说过的话。自己刻意留在身边的作品,想:也真无甚么特别之处,只是自己在创作她们时,同时发生了一件不愿忘怀的往事,定当然如,日记般不能与他人分享的……这样看来,画作如加了密码的日记,别人想读懂,真是要费些心思的。
自己画中一直固执使用的题材:早期的明清水墨,现今的旧时衣装,与别人看来也如密码般难解,但于我而言,所有的这些只是帮助自己找到一条回家的路,熟悉的如家一般真实,远游得久了,要归去,住得久了要远行,我就这样一次次以传统中出行,身体在这儿,神思却不知不觉漂向远处。
这样的心思好像也就产生了这样的绘画,东方的,西方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倪云林和巴尔蒂斯(Balthus),我精心的安置着他们,如给自己备一场盛宴,观者不理解,我不怪他们,也不怪自己。这精心布置的盛宴,好像就是为了自己能在午夜醒来的车上,在一片陌生和黑暗中找到一张自己熟悉的脸。我知道这种午夜梦回的感觉会一直陪伴着我,我的作品和身体一样,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而是在一趟飞驶的夜车上。
魏东草就美国家中
时二零一一年岁末
过去二十年中国涌现大批当代画家,魏东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争议的其中一个。我这样说是基于他的画混合传统文化,可作为理解过去传播毛泽东思想和现在西方企业主义(Western Corporatism)的一种手段。在他的作品中隐含的其中一个议题不直接言明的,是这些似乎相对的意识形态其实是相似的。他的作品经常包含分歧的暧昧性,而其画中人又以不同形态呈现不明确的性别。曾有多次,我们发现雌雄同体的女人,头发和阴毛刮光,在画布上向外窥视,表现出忸怩的诱惑。我们为甚么会受勾引?其诱惑背后又意味着甚么?这样,魏东的画便为我们提供一个空间,而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解构中国近期过去的各种假设,特别是从西方的观点,关注中国社会当前的方向问题。在上世纪的连串灾难后,全球化蹒跚向前蠕行时,他所创作的人物令我们感觉不快,因为他们带着我们的暧昧来对抗我们。
魏东运用复杂的视觉挪用方法,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风格的绘画,与取自商业媒体的图象揉合在一起,包括主要源于美国流行文化的情色内容。这些多样化的元素为他表现各种各样暴烈人物提供了必要的正规手段,就好像为假设的京剧提供舞台调度一样。此外,他耽迷这些人物或许进一步暗示他多少以此来驱邪。在某个层面说,他是在心理上重新面对文化大革命黑暗时期红卫兵的一些古怪的伪善行为。我们可以推断,这一伏魔行为是他对在七十年代初孩童时观察所得的一种解读。毫无疑问,由于他是军官的儿子,他理解那些年实施军法统治的意义,所以那段时间是魏东生命中的情绪敏感期。
作为画家,魏东无意以赤裸的图像来震惊观众,而以含蓄和颠覆式的风格来显露经过改造的歌剧式画面。他纯熟的画技,可以轻而易举表现约定俗成的画面或常规山水画,这样,常规便迅速与过去决裂和分离。魏东无意留恋过去,亦无意改革水墨画的传统,不把过去改变到现代。他力求寻找单独一种手法来表达一段史诗式历史。他寻求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可漫步穿越他历史的无知觉状态,从而传递具有意义的一个或连串图像。事实上他并没有描绘现实世界的感觉,他身处在寓言的领域,在拓展自己想象的疆土。换言之,他以艺术家深邃的个人眼光去搜寻了解人类的条件。
——罗伯特.C.摩根,纽约艺评人、艺术史家、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