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307 周云、唐烜、嘉禑、岳、长萃、彭述、崇、张元翰、荣庆 致曾国荃、刘仲鲁、荣庆信札

周云、唐烜、嘉禑、岳、长萃、彭述、崇、张元翰、荣庆 致曾国荃、刘仲鲁、荣庆信札
拍品信息
LOT号 1307 作品名称 周云、唐烜、嘉禑、岳、长萃、彭述、崇、张元翰、荣庆 致曾国荃、刘仲鲁、荣庆信札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无底价 成交价 RMB 17,250
材质 形制


水墨纸本
十四通二十三纸
作者简介:1.唐烜,清书法家,诗人,历官部主事,调大理院推事。善书法,工诗草,间画山水。
2.荣庆,字华卿,号实夫,鄂卓尔氏,蒙古正黄旗人,1859年12月31日,荣庆出生于重庆。他为人“持躬谨慎”,稳健随和。荣庆以科甲入仕途,曾经历了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风云变幻的四十多年。他的祖父、父亲均曾在朝为官,后来其父染瘟疫身亡,不久他的祖父也去世了,荣家从此家境萧条,日渐败落。
3.彭述,字向青,生于湖南清泉县城东郊彭家园(今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解放村),后迁居黄茶岭彭家冲。曾就读石鼓书院。清光绪十二年(1886)中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获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并任光绪皇帝的书法侍讲,兼教皇族诸子弟。目睹朝政腐败,常思救国之道,视康有为《大同书》和谭嗣同《仁学》为真知灼见,积极拥护维新变法。光绪二十六年,任御史。赞同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曾聘请义和团拳师教子习武,并上疏荐晚清名将董福祥赴京抗夷。八国联军兵临北京时,他以文人主动请缨,率数百壮士守卫西城。战后,因有人密告其是维新派,且与“拳案”有关,被慈禧下诏罢官。后应诏复出任京都御史。辛亥革命后,受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担任编辑。平生癖好古籍、字画和金石,家藏珍品在抗日战争中损失殆尽,遗着手迹亦散失无存。
上款人简介:1.上款“沅浦仁兄”即曾国荃,字沅浦,号叔纯,又名曾子植。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1875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2.“仲鲁老前辈、仲鲁仁棣、伯鲁大哥、中鲁仁兄、仲鲁仁兄、仲鲁先生”即刘仲鲁,民国内务司长。
3.“华卿仁兄”即荣庆,字华卿,号实夫,鄂卓尔氏,蒙古正黄旗人,1859年12月31日,荣庆出生于重庆。他为人“持躬谨慎”,稳健随和。荣庆以科甲入仕途,曾经历了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风云变幻的四十多年。他的祖父、父亲均曾在朝为官,后来其父染瘟疫身亡,不久他的祖父也去世了,荣家从此家境萧条,日渐败落。
备注:1.松竹斋制笺。
2.德聚斋制笺。
3.住莲制笺。
4.松云斋制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