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490 彭薇 2012年作 但闻流水不见觞 镜心

但闻流水不见觞
拍品信息
LOT号 2490 作品名称 彭薇 2012年作 但闻流水不见觞 镜心
作者 彭薇 尺寸 37×198.5cm 创作年代 2012年作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1.但闻流水不见觞。彭薇画。钤印:薇
2.但见曲水不见觞。壬申夏,彭薇画。钤印:薇
“曲水流觞”典出兰亭盛会,记载的是东晋时期一次文人雅士间的宴咏集会。其时,王羲之、谢安、孙绰等众多风流名士济济一堂,在兰亭之中滂曲水而坐,执流觞而饮,承畅兴而歌咏,可谓文苑集英,盛极一时,因此遂成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超绝风流的经典象征而流传千古。
古今众多名家皆以其为题材,创作过大量经典的绘画作品。彭薇此幅《但闻流水不见觞》同样是以兰亭雅集为题材,但与前人画作中“兰亭丝竹。高会群贤,其人如玉。曲水流觞,灯前细雨,檐花蔌蔌”的欢悦氛围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灰色调子中,画家以柔笔写出山石树木,流水楼阁。在一片烟雨迷蒙的萧索景象中,流水犹在而人去楼空,颇有李清照词“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悲惋意蕴。
观画之余,不禁让人产生如下疑问:千古风流的文人盛会,为何会在古今时空中,呈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面貌?细察之,那是因为彭薇在此幅《但闻流水不见觞》的创作过程中,对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及图像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挖掘和重构,籍由考古研究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昔日时空的重现与复原,进而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对于当下复杂、深刻之人类境遇(human condition)的社会学分析。通过古今兰亭及其遭遇的霄壤之别,艺术家用充满诗意的笔触和女性特有的敏感、温婉,深刻洞察了当下人类精神图景中的巨大危机: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往日经典已成绝响。人类精神中那些曾经的永恒价值似乎已经无法适应急速变化的当代生活而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然而我们是否已经或至少能够创造出足够的新的价值来守卫我们最为可贵的精神家园?—如哈姆雷特那句振聋发聩的诘问:“生或死?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