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9735 清黄增禄撰 拜石词(黄增禄稿本)

清黄增禄撰 拜石词(黄增禄稿本)
拍品信息
LOT号 9735 作品名称 清黄增禄撰 拜石词(黄增禄稿本)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0-22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
材质 形制


清黄氏誊清稿本
1厚册 纸本
提要:书蓝格,用赐书楼写经草述古纪事之笺誊抄。民国袁励准题书名。袁励准(1876-1935)字珏生,号中州,别署恐高寒斋主,河北宛平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会试同考官。民国后任清史馆编纂,辅仁大学教授。工书画。收藏驰名于世。以藏古墨驰名于世。
19.7×11.5cm
广韵楼藏清黄增禄稿本《拜石词》及七家题跋考略
刘鹏
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说的影响,一提及清代文学,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想起戏曲小说,而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其它文体。实际上,二十年来对于清代文学的深入研究,学界已经认识到,清代是包括诗、词、赋、文等在内的中国文学各种体裁集大成的时代。而词学在经历了宋代的极盛和元明的衰落之后,也迎来了中兴。目前已经出版的《全清词•顺康卷》及《补编》、《全清词•雍干卷》,收词约十万首,已超过存世宋词的五倍。整个清代词学之盛,更可以想见。
虽然清词迄今不远,未经历太多偶然和必然的删汰、残毁,较多保存了原貌,但仍有大量的词集以稿、抄等孤本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有湮没沉沦之虞,亟待整理与介绍,以供学界研究。
一、《拜石词》简论
这部广韵楼所藏,署作“震泽 黄增禄 子芾填”的《拜石词》,是清道咸间书画家黄增禄的词集。关于黄增禄,蒋茝生《墨林今话续编》(清咸丰二年刻本)云:
黄子芾,名增禄,字谷卿,吴江人,庚子孝廉。从金子山写山水,出笔幽秀。书法瓯香馆,尝见余藏松壶师书赠诗册,假去临玩。不数日,酷似之。蝇头小楷,舒展自如,尤不易得也。
综合同治《苏州府志》卷六五及其它数据,我们可以知晓,黄氏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中举(而非《墨林今话续编》中所说的道光二十年庚子),此后并无进士及第或入仕的记录,可知他人生所寄情者,正在书、画与词这样的雅事。
“拜石”之名,当取自宋代“米颠”米芾拜石的典故。清人词集以此名者,尚有朱骏声《拜石词》一卷、顾翰《拜石山房词钞》四卷(清光绪十五年刻本)等。
这部《拜石词》,一册不分卷,以蓝格稿纸抄就,小楷精妙,当为黄氏手录。界栏外侧印有“赐书楼写经草诗述古纪事之笺”字样,8行24字,书口下方标有页数,书根处自右至左题“全 拜石词”。书中除诸家题跋、钤印外,尚有朱文长印“百岁堂”。
这部词集正文35叶,共有词67首,特点鲜明,写景寄怀等一般题材之外,题画之作尤多,这也与词人的画家身份密切相关。画作中有友人图像(如《题刘筠岩照》),有风景名胜(如《题家秋士西湖小景扇头为王迪甫作》),有流风雅韵(如题袁春巢《楼居春雨读诗图》),甚至其交游也多与此有关(如《金缕曲•题周庐仙通判〈湖上草堂图〉即送其人入都铨选》)。而其风格,“词情画意”,自然以清新雅隽为主。
如入选两种清人选集的《浪淘沙•天寒翠袖画册为小谷家仲题即倚其调》云:
慵唱女儿箱,秋老潇湘,一回徙倚一思量,偎玉谁教添半臂,怕冷残阳。
独自诉愁肠,闲立昏黄,莫轻弹泪湿衣裳,制作扇兜裁作篴,还要凄凉。
题云“天寒翠袖画册”或“题天寒倚竹画册”,当即杜甫《佳人》诗末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诗意。但与《佳人》诗对读,可知少了那些凄惨的身世和悲凉的弃捐,而就“天寒翠袖薄”诗意另辟蹊径,是一种伤春悲秋,叹年华老去,知音难觅的情怀。
又如《摸鱼儿》词,题云:“元宵后二日至苏,舟泊盘溪,东风日暮,闲步至梅家桥,瞥遇一姝,清矑秀靥,旖旎可人。归舟倚此,弥觉鬓影衣香,黯然凄眷矣。”词云:
这相思,起从今日,愁魂跟定他去。那人不管挨身向,料也别难推处。眉眼诉,诉不尽,相思回味中心苦。乍吞乍吐,奈百结回肠,盘旋九曲,肯便一时住。
钟情甚,一笑千金已许。名花毕竟谁主?相逢更幸雏年纪,引凤仙缘初度。卿悉故,头掉转,情深忍不将余顾,由他日暮。且缓逐春弓,梦寻鬓枣,牢把粉香护。
虽事涉香艳,却有乐而不淫之象。应该说,黄词的风格,大抵如此,但也不乏别样面目。如《满江红(用张芦川体)•拟〈小游仙〉词迭韵三阙》,其一云:
海雨天风,只吹得、蓬山半脚。云生处、乱垂千鹫,横空一鹤。枯树不黏秋后萚,瑶花尽种长生乐。讶旧游,石子已成岩,步时却。
炉中火,光流铄。涧中水,寒飞落。有古今无死,那知魂魄。姑射仙人都绰约,太和元气严穿凿。礼法宽、惊座哄余狂,敢轻薄。
词中清气佚荡,意境宏远,已不同于前。又如咏史之作《满江红•读〈宋史〉至三字狱感而填此》云:
浪涌钱塘、淘不尽,栖霞碧血。冲冠怒、风波狱起,精忠胆沥。烟月常横西子黛,胡沙不返南辕骨。叹数年、辛苦费崇朝,空劳力。
城万里,谁崩裂;土半壁,谁安辑?对朦胧史册、恨多未雪。铁骑三千星电扫,金牌十二风云绝。弑徽钦,构桧共操刀,难分列!
文征明《满江红•题宋思陵与鄂王手敕墨本石田先生同赋》词论岳飞莫须有狱云:“岂不念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将其归于宋高宗与秦桧的私欲。增禄词更将徽钦二帝之死,归罪“构桧共操刀”,较前人所论,更为痛切。至于词风,虽有“骆驼奋迅”、强作豪迈之嫌,但作者不囿于一隅,求自我突破的努力,还是应当肯定的。
二、周星誉、施燕辰跋
这部黄增禄的稿本《拜石词》,固有其文学价值。而书前卷末的七家题跋,亦多论及《拜石词》乃至清词之风格,与原稿金容玉质,相得益彰,其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更不容轻觑。本文即对各家题跋以时代相次,并加考略。
在黄增禄生前,这部《拜石词》便最先为周星誉所赏,书前有周氏跋云:
举酒属山,远气斯逸;泛琴入月,窅音忽流。是则江文通之潭思,应休琏之山志。兼兹二妙,综为一奇。至若翠叶书香,金荃谱艳;琢露得韵,向花讨春。又复态极纤浓,感均顽艳,将使郎中牙板,遍传井水之乡;学士香囊,永寿山云之制。时丰楙申坚岁端正月牡丹生日,年愚弟周普润跋尾。(后有朱文方印“周氏尗云”)
《汉书•律历志》云:“此阴阳合徳,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孶萌于子……申坚于申……丰楙于戊。”知跋作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八月十五日。
书前衬页有周氏题签云:
《拜石词》 戊申仲商节,坐颐花吟馆为子芾年仁兄揭橥,倚竹生普润并识。(后有朱文方印“周氏尗云”)
据冒广生《小三吾亭甲集•皇清诰授资政大夫二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盐运使司盐运使伯外祖周公畇叔行状》,周氏“年十九,中道光二十四年举人,三十年成进士”,又检清代进士题名,道光三十年进士中,周誉芬(即周普润、周星誉)为二甲第五十三名,无黄增禄之名。故周跋署“年愚弟”,当指乡试而言。又星誉《东鸥草堂词》卷二《祝英台近》词题云:“孤馆积阴,独居无作。黄子芾孝廉增禄持《晓风残月图》便面属题,爰赋此词,以摅归思。”知二人本有交往。
周氏学问优渥,精于绘画,诗词亦自成一家。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卷一云:“《东鸥草堂词》小令之工,几于温(庭筠)、李(煜)……使十八女郎执红牙板歌之,恐听者回肠荡魄也。”其才情流宕,于跋文亦有所见:
周跋对黄词评价颇高,“江文通之潭思”,以江淹为比,言其词旨深远;“应休琏之山志”,以应璩《百一诗》“隳官去”诗意,言其志在恬退。“又复态极纤浓,感均顽艳”数句,则言黄词语言之细腻浓郁,富丽华美。“郎中牙板”“学士香囊”二句,引柳永、东坡之典,赞其词兼婉约、豪放二体。
应该说,周星誉的评价,或笃于年谊,不无溢美,但他对黄词风格的把握,还是准确的。
稍后,任职松江(笠泽)的施燕辰,也在《拜石词》扉页及书尾跋云:
己酉清和月梦玉施燕辰浣诵。(扉页。后有白文方印“叔虞读过”)
清隽有余。道光己酉春初梦玉诵于笠泽官舍。(书尾)
施燕辰,据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三:“原名燕,字叔虞,号梦玉,一号梅岩。宛平籍会稽人。道光庚子(1840)举人,官内阁中书,改江苏知县,特用道。有《红豆秋居诗稿》。《诗话》:‘梦玉少客郑州,以书生从戎,飞书走檄,名重一时。工倚声,……宰震泽。’”清抄本杜文澜《憩园词话》卷四云:“(施)司马名燕辰。顺天籍山阴人。历宰江苏剧县,升同知,引退。性颇豪华,佚荡诗酒,兼工于词。”
据跋文,施燕辰诵阅这部《拜石词》,正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春初”至“清和”间,即正月至四月。本年之前的数年,他的仕途坎壈不平,多次因捕盗不力、欠解漕粮被革职,而宦海浮沉,祸福相继,他的闲情雅致却并未因此稍减。
从时间、地点及跋文中的敬语可知,施燕辰与黄增禄当有交往,而这部词稿,有可能正是直接自黄氏处借观或取得。“清隽”者,清新隽永,是施氏对黄词的评价。
三、姜、谭、袁、易、张诸家跋
此后一百二十余年间,随着清廷国祚的衰微,这部稿本《拜石词》流转世间,其详情已难考。直至光绪二年丙子(1876)三月,年甫而立、尚寂寂无名的大画家姜筠,在北京琉璃厂的书肆中,慧眼识珠,购得了这部沉埋已久的《拜石词》,并在书末跋云:
光绪丙子三月购于厂肆故书堆。(后有朱文方印“姜筠拜观”)
姜筠(1847-1919),字颖生,一字宜轩,别号大雄山民,安徽怀宁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官礼部主事。工书画篆刻,其画学王翚,在清末民初风靡一时。姚华《题姜筠画》云:“低首耕烟只后尘,都门晚近说姜筠。文章一例堪论画,突遇昌黎更几人。”对其画作之短长、驰名都下之情状皆有所述。
此后数十年间,这部《拜石词》便一直为姜筠所藏,而多位词坛、画坛耆宿,借观之余,也在书前卷末,题写了多则跋文。
如谭献光绪五年(1879)春跋云:
光绪五年立春后六日,于怀宁姜颖生案头借读。清言何□,雅韵□(影)流。道光间,周叔云、陈珊士辈长短句,皆是此派。略近草窗、竹山,不涉叫嚣,斯为难耳。还而质诸颖生。杭州谭献识。(后有朱文方印“中修”、“□□姜筠”)
谭献(1832-1901)为近代词坛宗师,力尊词体。其积二十余年之功,仿唐元结《箧中集》例,编选《箧中词》,专收清人杰作。光绪八年初刻六卷中,收吴伟业以下209人,词作不及600首,知去取颇严。黄增禄《浪淘沙•天寒翠袖画册》词亦为选入(即自《拜石词》选)。施蛰存先生云:“所录嘉庆以前之词,主要采自于王昶、黄燮清的《国朝词综》;嘉庆以后,多以朋好传钞之词录存,有存人之意。”谭氏于黄词,或不无存人之意,但称其“略近草窗(周密)、竹山(蒋捷),不涉叫嚣,斯为难耳”,评价也颇不为低。跋中“周叔云”、“陈珊士”分别指周星誉、陈寿祺。
约在光绪末年,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袁励准跋云:
曩于海王邨见《银光笺》十番,为震泽徐虹亭、叶元礼酬唱小词,俊远清微,爱不忍释。闻已为邓孝先同年购去,深用于邑。今读《拜石词》,叹其导源乡先辈,而冷隽过之。笠泽词人,先后踵武。颖老久藏箧衍,将为梓行,有功于词坛不尠矣!袁励准记。(书于衬页上,后有朱文方印“珏生”)
还在书衣上题签:
《拜石词》 宛平袁励准署端。(后有白文方印“蜃篴楼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云:“叶元礼词,直是女儿声口。……又‘罗裙消息落花知’,又‘清波一样泪痕深’,又‘此生有分是相思’等句,纤小柔媚,皆无一毫丈夫气,宜其夭亡也。”袁氏以为《拜石词》风格,自吴江前辈徐釚、叶舒崇而来,而“冷隽”过之,大约正是就“纤小柔媚”的“女儿声口”之说而言,认为黄词无此弊,并隐然视之为笠泽词人的典范。此外,袁跋还透露出姜筠有刊行《拜石词》之意。
宣统元年(1909),与袁克文、梁鸿志、黄秋岳等并称“寒庐七子”的易顺鼎,应姜筠(宜轩)之邀,在书前衬页上题词云:
宜轩三兄属题此卷,宣统元年四月谥箫弟易顺鼎倚装。
把词人醉魂唤醒,是仙还是山鬼。银钩小卷,分明在,经过劫灰第几。金铸泪、便辽鹤归来,早换沧桑矣。柔情总累,叹千古才人,命如纸薄,还剩几篇纸。
论慧业兰畹,金荃而已。赏音旷代,知己不知,秦七兼黄九,正复干卿何事,张秋水应问,我前身可是张春水。乌丝格子,把女婿微云女郎,残月弹落烛花穗。 《迈陂塘》
词中对这位身名有湮没之虞的作者,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与感慨。本年元月易氏自武昌至京,四月授广东钦廉道,将赴粤,故云“倚装”。
至宣统二年庚戌(1910)正月,此书仍在姜筠手中。时张祖廉跋云:
袁中舟、谭复堂题识,谓其略近竹山,洵然。复堂《箧中词》曾选《浪淘沙•题天寒翠袖画册》一阕,今颖翁拟为印行于世,俾六十年前孤吟幽唱,一卷留贻,不即湮没者,亦表章先民之谊也。敬志数语以归之。庚戌正月祖廉记。
张祖廉题跋之时,距《拜石词》的成书,已逾六十年。张氏赞同谭献对黄词“略近竹山(蒋捷)”的评价,对姜筠欲刊行以免其湮没、“表章先民”的厚意,颇以为是。但遗憾的是,这一计划迄今仍未施行。而《拜石词》之后百年间的递藏线索,包括何时自姜筠手中散出,又为何人所得等等,则因文献阙如,未能考实。
古人认为,文之传与不传,有幸与不幸。这部黄增禄稿本《拜石词》,本是一位画家的词作,在后世的流传中更为多位词坛、画坛名家所赏所藏,篇帙虽小,却具有其独特的学术与文物价值。本文所论简略,引玉之诮,亦未敢辞。其网罗亡佚,钩稽深隐,则尚俟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