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9543 宋魏野撰 巨鹿东观集十卷

宋魏野撰 巨鹿东观集十卷
拍品信息
LOT号 9543 作品名称 宋魏野撰 巨鹿东观集十卷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250,000-26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
材质 形制

钤印:刘苍润读书记、孝慈楼、汉阳刘氏文房、顾炎武、亭林、严元昭、汉阳刘氏珍秘、复盦善本、刘松校读
清钞本
4册 纸本
18.5×13.5cm
广韵楼藏清抄十卷本《鉅鹿东观集》
孟宪钧
《鉅鹿东观集》是一部宋代重要的别集。作者魏野是北宋著名的诗人。魏野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今四川)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魏野世代为农,不求闻达,唯嗜吟咏,自筑草堂于陕州东郊,一生不惮劳作,勤于耕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营造得景趣幽绝,甚为怡人,每于其间赋诗弹琴,独享其乐。魏野的诗作大多为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风光之作,诗风清雅朴实。
宋大中祥符初年(1008),辽国契丹皇帝派使臣到宋都(今开封),向宋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真宗始知其名,并认为魏野为其增添了光彩,于是邀请魏野出山为官。魏野以“麋鹿之性,数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为辞,拒绝做官。景德三年(1006),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因故罢黜京官,被贬至陕州任知州,曾亲自登门拜访魏野。这时魏野年已近五十,正值知天命之年,自认为通晓历史,参透世态炎凉,于是赠诗寇准云,“好去天上辞将相(一作‘音贵’),归来平地做神仙”,语言幽默,寓意深刻。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魏野卒,享年六十岁。关于魏野的生平事迹,《宋史》以及宋人笔记《青箱杂记》、《梦溪笔谈》、《玉壶清话》、《湘山谈录》等多有记载。
魏野的诗歌成就,前人早有定评。《宋史》说:“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宋人《玉壶野史》说魏野“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这些评价,颇为中肯。前人认为,魏野的诗取法唐人姚合、贾岛,而能自出机杼。他的诗虽然苦力求工,但诗风平朴闲远,并无艰涩苦瘦之弊,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相当高的艺术成就。魏野与林逋同为宋初高士,一北一南,遥相辉映,当时声望甚至在林逋之上,然而身后诗名似不及林逋显赫,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魏野的诗名言警句为后世传诵者颇多,兹略举数例:
《书友人屋壁》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寻隐者不遇》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其它名句如“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春日述怀》)、“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题普济院)、“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晨兴),皆令后人传诵不已。
魏野的诗集先后有《草堂集》二卷和《鉅鹿东观集》十卷行世。《草堂集》一书,北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皆有记载,可惜此书今已亡佚。
《鉅鹿东观集》十卷则幸存南宋严陵郡斋刻本。此书现存国家图书馆,为已知海内孤本。此书的编辑、刊刻大概经过是:宋天禧三年(1019)魏野去世,至天圣元年(1023)魏野之子魏闲辑成魏野诗集十卷,请魏野生前好友薛田作序,薛序云:“(魏闲)出先君所著新旧诗四百篇,除零落外,以其国风、教化、讽刺、歌颂、比兴、缘情者混而编之,共成十卷。”关于诗集的命名,薛序称“《汉书》班固引著作局为‘东观’,因取诸赠典,故命阅《鉅鹿东观集》”。
至于刻书的年代和主持刊刻者的姓名,前代学者根据《鉅鹿东观集》宋本实物和有关文献记载考定为宋绍定元年(1228)陆学遹刻于严陵郡斋。现存《鉅鹿东观集》一书,行格疏朗,字体挺拔,典型宋版风格。每半叶十行,每行二十字,白口,双鱼尾,左右双边。原书十卷,现存七卷,为原刻本,另外三卷(四—六)为明人抄配。所存宋刻七卷为双鱼尾,上鱼尾上端有每叶字数,上下鱼尾之间多刻有“鉅鹿东观集某卷”字样,下鱼尾下端有刻工姓名及页码。七卷中遇“皇宋”、“圣朝”、“圣君”等前空一格,并不避宋帝讳,但全书有十四处“游”字缺末笔,前人考证当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之子陆学遹知严州时所刻,故“游”字缺末笔,以避其父讳。又知与《鉅鹿东观集》同刻的还有宋人潘阁的《逍遥集》和杨朴的《东里集》。陆学遹在《逍遥集》跋尾中明确书款“绍定之元年冬十一月辛未山阴陆子遹书”,因此《鉅鹿东观集》之刻梓时间也可以由此得以确定,即南宋绍定元年(1228)。
该《鉅鹿东观集》宋本,是一部流传有绪的国宝级善本,该本原为清初曹溶所珍藏,曹溶以之赠陆其清者。陆其清之后,书归顾听玉。顾之逵(号抱冲,顾广圻从兄)得之顾听玉,清代藏书大家、校勘学家黄丕烈曾于乾隆六十年(1795)从顾之逵家借以校勘,有题跋,收入《士礼居题跋记》中。其后书归汪士钟(见《艺芸书舍宋本书目》),再经清末民初刘世珩收藏,缪荃孙有跋(见《艺风堂文漫存•癸甲稿》卷四)。民国时收归潘宗周宝礼堂(见潘宗周《宝礼堂宋本书录》)。新中国成立后,书归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收藏。近年,《古逸丛书•三编》、《中华再造善本》均以国家图书馆藏宋绍定严州郡斋本《鉅鹿东观集》为底本,付诸影印,使珍秘孤本,化身百万,有裨学术,功德无量。
黄丕烈跋宋刊本《鉅鹿东观集》对于我们认识该书的递传经过和版本价值,颇多参考,故抄录于下:
广韵楼藏清抄十卷本《鉅鹿东观集》
孟宪钧
此宋刻《鉅鹿东观集》余友顾抱冲得诸郡城华阳顾听玉家,真稀世珍也。偶检陆其清《佳趣堂书目》,知其清藏有元刻《玉山雅集》,檇李曹秋岳侍郎闻之,拟购去而其清未之许。秋岳遂折节订交,以宋梓魏仲先《鉅鹿东观集》、孙奕《示儿编》相赠。古人倦倦爱书之意,迄今尤可想见。余始疑抱冲所藏,或是其清故物,今从抱冲假归,开卷有“曹溶私印”、“檇李曹氏收藏图书记”,方信此书即曹所赠陆者也。且《玉山雅集》见藏听玉处,则此书之同出于陆氏无疑。特未识《示儿编》有吴方山旧藏抄本,其去宋刻当不远。魏仲先集已为所得,何不并《玉山雅集》而归之,以还平原旧观乎。抱冲闻之,当亦以余言为不缪也。乾隆丁卯冬季借魏集校毕,还书之日,因记数语于卷尾余纸云。棘人黄丕烈。
《鉅鹿东观集》除宋刊孤本外,尚有清抄本以及清宣统三年(1911)新阳赵诒琛据金兆芝校抄十卷本所刊《峭帆楼丛书》本和贵池刘氏影宋刊本传世。清抄本中尤以鲍廷博校跋本和黄丕烈跋本(以上二书皆藏国家图书馆)最为著名。
此广韵楼藏清抄本《鉅鹿东观集》十卷本,竹帋,四册,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行款与宋本小异。初校一过,知当从宋本所自出。全书有朱、蓝、墨三色批注。全书藏印累累,依时代先后有“顾炎武印”、“亭林”、“严元照”、“汉阳刘氏文房”、“刘苍润读书记”、“孝慈楼藏”、“复盦善本”、“汉阳刘氏珍秘”、“刘松”等。序文首叶有朱笔旧题“昆山顾炎武朱笔”一行,据字体观之,当与抄手为同一笔体。又墨笔一行“依赵氏峭帆楼校”,下钤“汉阳刘氏文房”长方朱印。该抄本朱墨灿然,批校文字、补抄文字甚多,资料丰富,其中有三篇跋语颇为重要。
其一为咸丰十年(1860)李哲明跋,文云:
《鉅鹿东观集》十卷,严九能氏(元照)藏抄本,余为筱麓婣家购之。同时有旧抄本外集三卷,希见传本,因并收得,及详加检对,乃知自正集之卷四、五、六抄出,书估作伪可笑,由来久矣,旋即退还。顾其卷首多《诗话》二则,而卷二中又有诗三首,为正集所无,爰命儿子绩补抄二纸,附诸卷尾。庚申端午前二日,李哲明识于宣南庽斋。
其二为刘苍润跋文一篇:
所据当是旧本,非俗刊可比,卷中朱校称亭林笔,疑出度校,然精审可据。此本从武昌柯逢时家中散出,据云所售乃李嘉绩代耕堂中旧物。嘉绩字云生,一字凝叔,世居潞河,占籍华阳,历官陕西诸县,有治绩,藏书达三十余万卷,自编《五万卷阁书目》,毛凤枝、端方为序跋。此本卷末嘉绩补录遗诗、诗话二叶,乃父哲明跋署庚申,乃咸丰十年,盖十七岁时所书。嘉绩身后,藏书尽归柯逢时。乙酉岁(1945)余家避难故乡,从行可丈假得所校峭帆楼本迻录于此本上。时余方年少而家事重累,疲于奔命,赖之稍遣寂寥耳。而今转瞬四十余载,一生劳碌,尽付烟云,讪谤欺人,依然故我,愁苦如之,为之搁笔三叹云。辛未(1991)六月十八日复盦识于孝慈楼。
其三,刘松(苍润)题记一行:
卅四年三月廿二日校读毕,时正苦雨初霁,月明满轩,孤灯独影,意殊寂寥也。刘松识。
通过以上三篇跋文,我们可以大致推出该书的抄写时代和递传经过。
该书序言首叶有朱笔“昆山顾炎武朱笔”一行,并钤顾氏二印,刘跋云此本“所据当为旧本,非俗刊可比,卷中朱校称亭林笔,疑出度校,然精审可据”。刘氏所言极是,综观此书笔墨纸张,其实当在干嘉以下,何来顾氏?顾氏乃明末清初之人,前人岂可在后代书册上批注校点,此当为后人戏作前人印鉴任意钤记,不足为凭。
另据李跋称该书为“严九能氏(元照)藏抄本”,亦有可疑之处,严元照生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卒于嘉庆二十一年(1817),为清代著名学者和藏书家,其主要活动时间在乾隆后期和嘉庆前期。如前所述,该抄本当作于乾隆年代以下,具体说,当为道光元年以后至咸丰十年以前所抄,理由如下:
据该书卷三篇目,有“送元上人归【‘宁’缺末笔】”、“送陈越之河中【‘宁’缺末笔】觐”等来看,抄本明显避道光帝讳,所抄时间当不会在道光元年(1821)以前。又李跋作于咸丰十年(1860),故抄本应作于跋尾之前。故该书抄写时间当在道光元年(1821)至咸丰十年(1860)之间。如果此推断无误,则此书与严元照旧藏本无涉,至多有可能自严氏旧藏本中抄出。
根据以上跋文和分析,该抄本的递藏经过也就明晰了。
排除顾亭林、严元照二人,则已知该抄本的第一收藏人为李哲明、李嘉绩父子。通过刘苍润题跋,使我们得知了李嘉绩这位斋号代耕堂、有《五万卷阁书目》传世的藏书家。由此令人联想,古代还有多少李氏父子这样因为种种缘由至今已湮没无闻的藏书家。李氏之后,藏书尽归柯逢时。柯逢时,湖北武昌人,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卒于1912年,光绪九年(1883)进士,著名学者,藏书家。刘氏自柯氏处收得此抄本,并从湖北另一位藏书家徐行可处假得所校峭帆楼本,将其批校迻录至该抄本之上。至此,该抄本淹有顾亭林、严元照批校,刘苍润迻录徐行可校峭帆楼本,并有李氏父子、刘氏题跋,使得这样一部清抄宋人别集,藏印累累,朱墨灿然,大大提升了全书质量和丰富了全书信息量,毫无愧色地跻身于善本藏书之列。据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目二十四宋别集类所著“《鉅鹿东观集》十卷,清抄本,刘苍润校”即是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