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839 王习三 内画空山鸣鹿玛瑙鼻烟壶

王习三 内画空山鸣鹿玛瑙鼻烟壶
拍品信息
LOT号 6839 作品名称 王习三 内画空山鸣鹿玛瑙鼻烟壶
作者 -- 尺寸 高7.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350,000-550,000 成交价 RMB 368,000
材质 形制
出版:《一代宗师——王习三大师百壶精品展》页55,图版77

本品玛瑙胎,微透明。胎质细腻匀净,品质上乘。上留正圆小口,直颈略短,溜肩,直壁微弧,体厚而扁,壶体左右饰以双铺兽耳,底收椭圆圈足。内画画面布局意境深远,全图在微黄的玛瑙底色映衬下俨有宋元古画之遗意。设色淡雅,恍若空山幽谷之中寂无人踪,一侧有鹿立于谷底山石之上,呦呦而鸣,却非但没有打破空寂山谷之宁静,更显得夹岸山涧之辽阔悠远。远景处更有一流飞瀑于山间源源而下,在弥漫雾气衬映之下若隐若现,使鼻烟壶工艺达到“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
身润八德,志潜一壶
——王习三先生艺术简要
中国冀派内画艺术创始人、中国冀派内画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先生,1938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阜城。自幼爱好书画,一九五八年考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拜著名艺人叶晓峰、叶菶琪为师,是祖传五代的“叶派”艺术的第一位外姓传人。在师承的基础上,汲取古今名家之长兼收并蓄诸姊妹艺术营养,形成驰名中外的冀派内画艺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创建冀派内画,在当代内画艺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王习三总是带着不懈的思考与崭新面貌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王习三的许多代表作,是新中国内画艺术进程的标志,他对当代内画艺术发展所作出的方向性探索,在组织内画学术活动中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在内画传承光大上丰富的经验与成果汇集在一起,使王习三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一个当代内画艺术家的形象,而且成为认识和研究当代内画艺术的重要代表。
开宗立派,是一名艺术大师成熟的标志。王习三自创了金属杆勾毛笔——“习三弯勾笔”,笔杆直弯,随创作需要任意改变,这种笔也成为冀派的特征性工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王习三熟练掌握了“叶派”内画技法后,把国画的皱、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将国画艺术中的工笔“撕毛法”引入鼻烟壶。1981年,冀派试用油彩做肖像内画,摸索并掌握了油彩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单一水彩作画的局限,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创举。
在创作形式上,王习三首创系列、重大内画鼻烟壶题材,扩大了内画艺术有限的题材容量。如今,他不同时期创作的的三套系列内画鼻烟壶作品,成为千金难求的艺术精品。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末代皇帝溥仪,由12位皇帝、10位皇后组成了《清代帝后像》系列内画鼻烟壶,选用一色精品玻璃壶,以中国传统的单线平涂肖像技法绘成,作品上的人物眉目传神,气韵生动。国际鼻烟壶协会主席约翰·福特称这套作品是“不朽的杰作”;《纽约时报》称之为“里程碑性的大作,无与伦比的瑰宝”。《美国历届总统肖像》选用上等天然水晶,共计40个。 这套作品以油画技法为主,采用中西合璧技法创作而成。作品问世后,在国内外引起轰动。1985年7月,这套作品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珍品金杯奖。《中国历代名君国宝图》用水墨法绘出,所画人物从夏禹到清太祖共12人。每个名君肖像壶背面,都以写实手法绘有该朝代的典型艺术珍品。《清代帝后像》采用水墨画法,人物肃穆淡雅;《美国历届总统像》采用油彩画法,明暗关系富于变化,色调明快;这套作品则以中国肖像之勾线平涂法为主,面部着色采用油彩画法,突出光线变化,使画面柔和细腻、浑然一体,艺术手法更显成熟。在旧金山第20届国际鼻烟壶协会年会上一经展出,便引起全城轰动。
纵观王习三作品,从用笔来看,准确传神。内画载体材质特殊,一笔落墨,应是形色俱到,尽量少做涂改。王习三在创作做到了中国画要求的“下笔神来,其形酷肖”,“下笔便有凹凸之形”。在王习三的作品中,笔的运动,笔触的痕迹,用笔的连贯和呼应,体现了一种画面内在的气韵,一种和谐有度的节奏感,从而给人以精神上的感染和陶冶。从创意上,在王习三的作品中集中体现出了诗、书、画、印结合的中国审美神韵。他有意把文学、书法素养带到内画创作上来。这使他的情怀,他的审美观点,都会同普通画工有较大的差别。王习三注重诗词书画融合,无论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由于他的作品是心、神、意、趣的自然流露,所以“想成形迹,迹与心合”,达到一种浑然天成、交相呼应的境界。书画本同源,书法在绘画的题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王习三在书法技艺上笔耕不辍,有很深的造诣,其内画鼻烟壶上的书法以行书、隶书为主:行书,清秀刚劲,用笔饱满圆润且有时侧峰疾行;隶书,略带行草笔意,圆润遒劲、神采飞扬,其结体破传统隶书横扁之势而呈稍长,中宫紧密而有古朴典雅的金石味道。高超的书法技艺,不仅提高了王习三内画艺术的品位,更成为冀派内画艺术独具神韵的标志。以画托诗,在画上题跋和署款,随之而来的印章也逐渐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王习三在内画创作中,对印章也是匠心独用。印章活跃了他画作气氛,调整了重心,装饰点缀,平衡画面更有利于构图。诗书画印交融互济,扩大他作品的感染力、表现力,让人过目难忘。
“身润八德,志潜一壶。”这是王习三自我的真实写照。正是在艺术上的高深造诣,王习三的作品为收藏家竞相收藏。早在1994年5月5日,在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王习三水晶内画鼻烟壶《霸王别姬》,以241,500港币成交,创当代名家内画鼻烟壶拍卖最高纪录。2008年5月13日,伦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现场,王习三大师早年创作的清乾隆古月轩款珐琅彩撇口瓶,以4.4万英镑成交,再创新高。本场次推出的王习三“一壶斋”内画鼻烟壶集珍系列,五只经过王习三先生本人认定确系本人作品的不同类型鼻烟壶精品,多面展现了大师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风貌和在多类型材料上的表现手法。感受内画华彩,经典致敬大师——期待此专题,可以表达我们向代代相传的神奇内画工艺、向才华横溢的内画大师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