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8587 1860年作 费利茨·比托 大沽炮台外景之二

费利茨·比托 大沽炮台外景之二
拍品信息
LOT号 8587 作品名称 1860年作 费利茨·比托 大沽炮台外景之二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1860年作
估价 120,000-15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蛋白照片
提要:这张照片是比托拍摄的大沽北炮台的一个缺口,边上还架着云梯,法军从这里攻入。
费利茨·比托(Felice Beato,1832-1909),出生于今希腊的科孚岛,那里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一部分,当时是英国的属地,因此他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籍。1851年,他在巴黎购买了第一只镜头,并于同年抵达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1853年与詹姆斯·罗伯森开设了一家照相馆。1855年他来到克里米亚,接替罗杰·芬顿为英军记录克里米亚战争,是第一位将遍地尸体摄入镜头的摄影师;1857年他还用镜头报道了印度士兵的起义;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比托随英军抵达香港,准备向北京进发。从香港到大连到天津,1860年到达北京,拍摄了北京最早的照片;1863年他去了日本的横滨,在那里开设了照相馆;1866年横滨发生大火,他的玻璃底片,包括在中国拍摄的部分都被烧毁;1871年担任美军的摄影师拍摄远征朝鲜之役。
因为比托对这些战争的记录,特别是对战争残酷一面的记录,使他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纪实摄影师和战地摄影师。在他的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拍摄的部分。要知道,限于当时摄影技术,比托使用的是火胶棉湿版摄影法,简单说就是底片需要在拍摄前自制,因此需要携带大量物品,比如药水、玻璃板等,而且拍摄照片的完全依赖自然光,曝光时间甚至长达十分钟,因此他拍摄的照片数量并不多,而且底片毁坏很早,其原版照片则更少。国内外市场上流通的其作品多系翻拍,价值和价格都不能与原版相提并论。判断是否为其原版照片主要有两点:一、除少数联军官兵的人像作品外,他使用大尺寸玻璃底片(10×12英寸),洗印的时候即使裁切部边缘也要大于8×10英寸,小于这个尺寸基本可断定为翻拍;二、他使用的相纸较厚且粗糙,和后期翻拍时使用的薄且光滑的相纸完全不同。
检索国外各拍卖行的数据,比托在中国拍摄的摄影作品从未流标,物以稀为贵,价格年年在涨,2009年他的作品行情即已达到每张九千多美元。
29.7×24.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