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767 清乾隆 白玉龙纹双耳炉

白玉龙纹双耳炉
拍品信息
LOT号 5767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白玉龙纹双耳炉
作者 -- 尺寸 宽13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玉制香炉大约出现在唐宋,在明清时达到顶峰,在宫廷、官员家中广泛使用。在炉中放置点燃或未点燃的香料,其香气由盖部的透孔向外散放,缭绕迂回,满堂清香。此炉以白玉为材,玉质坚实,清淡高雅,沈凝沉蕴,润色晶莹。盖、炉子母口内扣相合。炉钮为镂雕正面团龙,苍鳞劲健。盖壁与炉身腹部外壁纹饰相对相应,图案以深浅浮雕法施就,刻多只夔龙,龙身细长,且互相交叉盘绕,傲骨嶙峋,飘逸潇洒;炉身肩部两边对称接双朝天耳,并于接处雕琢卷草为饰;炉身肩部雕变体莲瓣纹一周,下承三兽面足。
清乾隆帝好古韵,宫廷造办处多有玉器仿古之作,以为时尚。此炉器形夸张夺目,纹饰华丽,体现乾隆朝之权威庄严。器形仿古青铜鼎,取自东周礼器,上饰象征皇权之龙纹,造就乾隆之独特风格。朝天耳初见于宋朝。此炉之双朝天耳,向两侧张延伸展,生气勃勃,其流丽线条,修饰扁圆炉身,配搭妙哉。器上夔龙雕饰缜细,表现其无上之权力。整器纹饰雕琢古朴而谨严,层次清晰明见。
古人对焚香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视,焚香被不断神化,从一般生活需要发展到宫廷、佛教、圣事需要;从实用发展到华贵神圣。由于焚香质的变化从而推动和促使焚香器具的迅猛发展,故制造出各阶层需要、花式繁多的焚香器具来,以满足焚香者信奉、理念和心愿的需求。焚香于文人,乃是雅事。古法熏香,源自宋元文人雅士闻香与参禅的态度,陈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如此可见文人在“香”的意境中畅游之景。焚香于宗教,乃是一种拜佛的仪式,亦是一种修道之辅助。香,能引发人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如在好香滋养下,迅速向“好”的目标皈依,所以说焚香是修道的助缘。焚香于宫廷,大则体现着体度,小则亦现着文人情怀。故此紫禁城宫殿之中,焚香袅袅,想必有此意。而宫中书房之焚香,乃是帝王个人之雅事。乾隆皇帝熟通汉理,精于儒典,乃为品味甚高之一代文雅之帝,屋内焚香亦不可少。此件玉炉精工细琢,设计精巧,博采众长,应属陈设把玩之用,乃是乾隆帝文风雅士生活情景之一目,可资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