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655 清乾隆 唐英制墨彩云龙纹题诗笔筒

唐英制墨彩云龙纹题诗笔筒
拍品信息
LOT号 5655 作品名称 清乾隆 唐英制墨彩云龙纹题诗笔筒
作者 -- 尺寸 直径19.8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3,967,500
材质 形制
著录:《天物馆藏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大清乾隆年制」款
钤印:「玉音」、「唐英之印」、「隽公」
唐窑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不落幕的传奇,其仿古采今,备诸巧妙,所出瓷器皆为“泥形土质都成金石之声,锦地花纹并带云霞之色”,技艺之精湛独步有清一代。《景德镇陶录》赞曰:“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器皿则白壤,而埴体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 唐窑,为雍干之际唐英榷陶珠山所烧造瓷器之概称,《清史稿·唐英传》载“英所造者,世称唐窑”。
唐英,字俊公,自号蜗寄老人、陶成居士,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卒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雍正六年奉使景德镇御厂,佐理窑务,充驻厂协理官;乾隆元年奉命停止窑工出使淮安关。二年又奉命复办陶务,以淮安关使并兼领陶务。唐英一生事迹除供奉内廷便与窑务相始终,先后榷陶二十八年之久,以“陶人”自居,日夜竭心求索和致力“陶之业,陶之人,以迄陶中所有之事”,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中,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著者。
唐窑之物可分三类:一为供御瓷器,每年由唐英督烧监造上供御用。一为唐英敬奉庙宇之供器,以表虔诚之心。一为唐英自用或馈赠亲友之作,多见文房器皿,如笔筒、水盂,喜以诗文、印章入饰,署款唐英斋室名号,常见为“陶铸”、“隽公”、“蜗寄居士”、“古柏堂”等,本品即为当中的一款,文雅而精巧,藉此可鉴唐英之文人性情与意趣。
此笔筒造型端庄,胎釉精良,外壁以墨彩绘云龙三现图。画中苍龙翻腾于云雾之间,俯首下探,口吐海水,气势磅礴。其鬃髪横批,双睛怒张,身躯矫健有力,五爪锋利无比,视之威风凛凛。整幅画面极富动感,张弛有度,扣人心弦,风格凌厉恢弘,虽为瓷胎彩绘,却有不输水墨国画之造诣,画意直透瓷胎,酣畅淋漓,此等艺术水平为有清一代制瓷业所罕见。其画借鉴南宋画龙名家陈容之技法,以“一身三显”描绘龙身四段及背鳍、龙爪等,工致精细,毫芒毕现,再以墨彩烘染云层,层次渐变,若有若无,如聚如散,体现出唐英深谙中国水墨绘画技巧之运用,驾轻就熟地挥毫发墨于细腻光滑的釉面上。画面空隙处墨书行楷七律诗:“指日春雷震太空,甲鳞头角动英雄;乘云带雨飞千里,吸雾呼风上九重。掷杖葛陂仙法大,点睛僧壁巧人同;恩波挑浪溶溶暖,一任遨游四海中。蜗寄唐英并题。”下钤“唐英之印”抹红白文章和“隽公”阳文篆章,引首为“玉音”朱文长方章。
本品是为唐英自书、自画、自制的文房雅器,融汇其制瓷技术与绘画、书法功力于一体,成为唐窑最具特色的艺术典范,彰显出浓郁的文人气息。唐英富具艺术才华,除了设计与创作瓷器以外,对诗词、戏剧、书画均有造诣,只是为榷陶盛名所掩,不为人知。与唐英一样出身、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高斌为《陶人心语》所写序言中说道:“唐俊公先生自少与予同侍内廷,长予一岁,顾先生之书画,法皆臻绝妙,又能诗善属文,才情掞发,声望卓然。”据叶氏《再续印人小传》称:“唐英,工宋人山水人物,能书,诗有清思,榷两淮、九江,珠山昌水见之笔墨者为多。曾主官窑事,制器甚精,今称唐窑,尝亲制书、画、诗,付窑陶成屏对,尤为奇绝。”
唐英擅长书法与绘画,平生尤喜作墨龙画,朋友中来求画墨龙者甚多。这在唐英的诗文记述中多有反映,前后曾赋诗七首皆涉及画龙一事,例如《陶人心语》卷五·五言绝句《偶画墨龙并缀小诗》、《题画龙赠九峰僧》,七言绝句《画龙寄钱集斋通政》。今日虽不见唐英所绘墨龙书画实物,但可以肯定其水平绝非平庸,正因为具有如此高超的功底,唐英将其别出心裁移至瓷胎之上绘画,并非难事,故以墨龙入饰瓷器是为唐英之首创,由此足见其对墨龙画厚爱之深。
书法一项,唐英四体兼善,时下所知有其多幅翰墨传世,不光喜爱纸帛上挥毫,更擅长以其书法入饰瓷器,文雅别致,洋溢书卷气息。例如本品所具诗文书法,神采奕奕,行笔遒劲洒脱,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唐英行书立轴 ”一致,可鉴摹写水平极高,神韵与真迹无异。
本品所书之七律诗,唐英《古柏堂杂著》有载,后注“旧人诗”,可知并非唐英自己的诗作,乃是前人所遗。举凡所见唐英墨彩云龙器皿,如有诗文相饰,必录该诗,可知唐英对其颇为欣赏。诗中“掷杖葛陂” 化自“掷杖成龙”的典故,《后汉书·方术列传》载:费长房随悬壶老翁学方术,辞归时“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顷刻至矣。至当以杖投葛陂中。’长房乘杖须臾来归。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而“点睛僧壁”典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诗中借此二典故正是赞叹画者绘龙技法高超,一如仙法所致。检视当今所存唐窑私物,与本品所绘主题和诗文一致者仅见二例,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典藏的乾隆 墨彩云龙纹笔筒(图三)和原中国文物总店收藏的干御隆“陶铸”款墨彩云龙纹题句天球瓶(图四),前者著录于林业强先生《台阁佳器》图版14,后者则见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明清彩瓷和颜色釉》页178,图76。此三者无论绘画和书法风格皆可肯定当出自同一人之手。
本品另一瞩目之处体现为:无论是署款还是钤章,皆展现出唐窑私物最正式、最典型的面貌,此为其它二款唐英墨彩云龙作品所不及,在唐窑私物之中亦属罕见。原中国文物总店所藏者无署款,仅钤“陶铸”红彩篆章,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者虽然署款与本品无异,然仅钤“陶”字篆章。而本品与唐英的书画作品一样,署款、钤章皆交代得非常清晰,严格遵守中国书画特有的程序而直接复制于瓷胎上,由此更加明确揭示唐英书画作品与陶艺作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成为研究唐窑艺术渊源不可多得的例证。
另外,唐英擅长使用闲章装饰自治瓷器,以达点睛之妙,而且前后使用数量丰富,多达数十种,但没有专门规律,似是信手拈来,其中“片月”与“翰墨”使用次数较多,“片月”往往作为引首章,与“翰墨”印前后呼应,但是它们只属于装饰性的闲章,不独唐英一人使用,同时期唐窑以外的瓷器亦见,“片月”更是在明末清初之际屡屡出现于文人写意类瓷器上,故不可凭此妄断归属。亦因为唐窑此番造器风格深得士人所喜爱,当时应不乏效仿之例,并署写相同之闲章,但不会使用唐窑之专用款名,故流传至今仍可见存在类似之作,我们只能称之为唐窑风格器物。本品之引首章则舍常见的“片月”不用,改钤“玉音”亦为仅见之例,堪为独特。
本品所书的底款独具一格,亦为同类所不见,其结构的规整严谨程度一如官窑,但写法却有别于常见的底款,字体折迭堆曲,均匀对称,多有九迭篆之遗风,另外,“年制”二字写法与雍正御瓷篆款无异,由此可推断本品烧造时间距雍正一朝不远,应该就是在乾隆最初的几年里。纵观今日公私收藏,一致公认的唐窑自制笔筒,数量稀少,不过十二件,能流通者不及半数,而且品相多有瑕疵,若如本品,当为其中之翘楚,绝非虚言。笔筒虽小,可鉴人文。以陶人自称的唐英,为宫廷榷陶呕心沥血,每一件作品都闪现他对瓷器的无限挚爱,本品亦然,它承载了一代陶艺大师丰富的内心情感,折射出唐公过人的艺术造诣和清逸脱俗的审美品位,令文人之雅臻于无穷之佳境。
(黄清华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