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103 清 黑山红丝石随形砚

黑山红丝石随形砚
拍品信息
LOT号 7103 作品名称 清 黑山红丝石随形砚
作者 -- 尺寸 长16.8cm 创作年代
估价 15,000-25,000 成交价 RMB 34,500
材质 形制


此砚随形而制,石材纹理细如毫发,如行云流水,似春蚕吐丝;质地之华泽,赏心悦目。此砚方中带圆,如马蹄形,砚池内精雕荷池螃蟹,波纹涟漪,荷叶片片,花朵含苞待放,螃蟹悠游其中,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极富意趣。制砚之人深谙红丝砚石材质之美,因此未作大面积的雕刻装饰,使得此石从内到外彰显一种天然素朴之美。红丝石砚是鲁砚中最优秀的品种之一,唐宋时为“四大名砚”之首。文献记载,青州红丝石自晋代就已开采,到唐、宋时期达到顶峰。红丝石质感细腻,润如凝脂,石色赤黄,内蕴红丝或黄丝纹理,色彩凝重,不浮不艳;红丝石雕成砚台后,用来研墨,“见水生津”,能浮泛润膏,凝墨如漆,写字画画,十分流利,不伤毫毛;把研好的墨盖在盒子里,数日不干。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黑山红丝石为第一”。唐代柳公权《论砚》赞曰:“蓄砚以青州黑山红丝石为第一,绛州次之,后重端歙临洮”。红丝石砚材稀少,矿脉较薄,又混藏于他石之中,开采难度很大,南宋后期,因材源日渐枯竭而走向衰落,故后世所称的“四大名砚”不包括红丝石砚。此砚背面有“李文藻”印款。李文藻,字素伯,晚号南涧,清代乾隆时朝山东知名的藏书家、金石学家及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