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905 张大千 1946年作 峒关蒲雪 立轴

峒关蒲雪
拍品信息
LOT号 3905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46年作 峒关蒲雪 立轴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116×50cm 创作年代 1946年作
估价 7,5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13,225,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1.《张大千研究》彩图二七,台湾历史博物馆,1996年12月。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四),第61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题识:1.峒关蒲雪图。唐杨升画,董玄宰临,庚申三月。
2.丙戌秋孟,沱水村居临,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题跋:1.此图明州朱郡司马所藏,盖太宰闻公家物,朱携至吾郡,登得借摹,余以代米家墨戏,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日日唱谓,城则画家所诃也。其昌题。
2.杨升载宣和画谱,写唐玄宗像,与张萱齐名,余尝见朱定国携蒲雪图,玄宰大叫以为奇绝变化,此幅今人漫云僧繇没骨山,犹是揣声耳。眉公记。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北宋山水画派不同系统,除董巨一派外,李成、郭熙、王诜、许道宁;范宽、燕文贵、赵大年等数家,大千亦多涉猎,无不通晓。他并上溯梁张僧繇、唐杨升一系之没骨山水,兼及李思训、王希孟一路之青绿精工山水,将早年曾拟仿过的这两类不属于文人水墨家数的设色山水风格,做了更深刻严谨的发展。1946年所作的《仿董其昌峒关蒲雪图》,设色妍丽溺润而有光影,即为其中佳作。
——节选自巴东《精丽雄浑之画风形成》
此幅为张大千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品,在此期间他精研古典,其传统山水的技法更臻于成熟,尤其是对于“没骨山水”的临习,大大拓展了他的技法空间,此幅山水即以“没骨法”为之。没骨山水相传为张僧繇所创,唐代杨升擅之,并有《峒关蒲雪》传世,董其昌曾屡临之,张大千版的《峒关蒲雪》则更多了一层实验的色彩。
此帧《峒关蒲雪》图作于1946年秋天,地点在成都近郊的沱水村。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大千在北平陆续买到一批五代、宋元古画,使其在敦煌临摹了大批重彩作品之后,再度接触到这些传统名家的卷轴画,他们那些工细而精谨的笔墨,使大千又吸收到新的养分。此幅山水以“没骨法”为之。没骨山水相传为南朝画家张僧繇所创,唐代杨升擅之,并有《峒关蒲雪》图传世,明代董其昌曾屡临之。张大千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即已开始用杨升和张僧繇的“没骨法”作画,后来又将真实山水的特质以及自己的体悟融入其中,拓展了这种技法的表现空间。
在此帧张大千仿写的《峒关蒲雪》图中,章法疏朗开阔,近处坡渚杂树,中景一片开阔水域,远景浅滩、山峦,层层远去。在画法上,不以皴擦、线条为主,而是以色彩为主,山石、树木纯以矿物颜料渲染,色彩华丽,冷暖对比强烈,显得金碧辉煌,富有装饰趣味。
同时,这样奢华的用色又未使画面变得媚俗,而是富丽而有士气,仍旧具有宁静致远的文人画意趣。能以工笔重彩表现出山水的深邃意境,这在近现代画家中并不多见。在这种类型的作品中,大千取法高古,又善于配色,营造情境,确实是元明清以来所无。而没骨设色的技法对于张大千来说亦有重要意义,这些重彩的熟练使用,对其晚年泼彩的成功,具有最直接的因果关系,从此帧作品中可见端倪。近景与远景的岛屿颇有海上仙山的虚静之气,构图疏朗开阔,大片空白,不勾一丝水纹的水面留下一个诗意的想象空间,青绿设色的山峦笔法精致细腻,虽色彩艳丽,却传达出幽深淡远的意境。没骨设色的技法于张大千有重要意义,他以此法结合传统泼墨法及敦煌重彩,才引发其晚年之变法,此作可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