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858 傅抱石 1944年作 幽对鸣泉 立轴

幽对鸣泉
拍品信息
LOT号 3858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44年作 幽对鸣泉 立轴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98×50cm 创作年代 1944年作
估价 10,000,000-18,000,000 成交价 RMB 25,3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1.《中国书画》,第40期,傅抱石作品专辑,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封三。
2.《20世纪中国画坛的巨匠——傅抱石》,第53页,日本,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1999年。
3.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傅抱石作品精选》,傅抱石绘,第10页,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2002年7月。
4.《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画集——傅抱石》,贾德江主编,第29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9月。
5.《傅抱石画集(上卷)》,傅抱石绘,第74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11月。
6.《傅抱石大典》,陆衡编著,第98页,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7月。
7.《名家翰墨35》,傅抱石/金刚坡山水(一),第71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8月。
8.《傅抱石的世界》,叶宗镐编著,223页,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9.《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四)》,第10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10.《傅抱石年谱》,第75-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题识:祖禹先生法正,甲申正月初七,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写,新喻傅抱石。
钤印:抱石大利、抱石斋、印痴
展览:“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四)”,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说明:1.上款人祖禹,即吴祖禹(1921-2006),浙江鄞县人,中华民国外交官,知名法学家吴经熊之子。吴祖禹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教于重庆中央测量学校,其后还曾任南京高等法院秘书长等职。
2.台湾藏家旧藏。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作品,可以说是拍卖场上众家追逐的焦点。“抱石作于金刚坡”,往往是傅抱石作品成熟、精彩的代名词,而熟悉傅抱石生平的朋友都了解,金刚坡时期作品普遍还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小幅”作品居多,这与傅抱石与重庆的居住条件有关。而本幅《幽对鸣泉》图在符合了金刚坡作品成熟、精彩等特点的同时,又有着98cm×50cm的尺幅,对于收藏傅抱石画作,特别是金刚坡时期画作的藏家来说,其意义不言自明。
本幅作于1944年,时傅抱石任教于重庆中央大学。傅抱石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即应徐悲鸿之邀至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执教,抗战期间随迁重庆,寓居重庆西郊金刚坡。从1938年至1946年,傅抱石在此居住了八年。在《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他曾多次提及金刚坡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以金刚坡为中心周围数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确是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烟笼雾锁,苍茫雄奇,这境界是沉湎于东南的人胸中所没有,所不敢有的。这次我的山水的制作中,大半是先有了某一特别不能忘的自然境界后演成一幅画。在这演变的过程中,当然为着画面的需要而随缘遇景有所变化。或者竟变得和原来所计划的截然不同。”可见,金刚坡时期是傅抱石画风大变,也是其绘画风格成熟即风格形成的阶段。
此图取全景式构图,主题写老者幽居深山,值友人来访,童子烹茶相待。二老对坐谈天,山上瀑布倾泻,飞鸣而下。二老者不必究其为何人,总之为避世遁迹之高士。此类题材,傅抱石常写之,意在画山水,人物不过点题而已。而画山水,又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怀,借诗意的风景抒发对时代与人生际遇的感叹。
画面极有气势,近景古松荫蔽,峻峰巍峨;远处三股飞泉,奔腾而下,的确似有鸣声。在画法上,山体以破笔散锋的“抱石皴”快速写成,极尽毛笔之所能,利用笔尖、笔肚、笔根去勾勒皴染,呈现出险峻、峭拔的特征;用墨酣畅淋漓,营造出湿气氤氲的效果;设色较淡,仅以赭色渲染山体,薄染几笔花青,重以情态,而非真实的色彩。画家以不同的块面组合与墨色水气的交融传达出巴蜀山水苍茫厚重的特质,虽率意简略,笔墨松散,却有一种天真情韵在其中。二高士与一童子虽为点景,却神态悠然,连树下茅舍内的一只茶壶亦刻画生动。整幅在粗豪迭宕的笔墨之间仍不失物象互动的合理铺陈,实乃傅抱石风格成熟期的山水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