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34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四库全书
拍品信息
LOT号 0634 作品名称 钦定四库全书
作者 -- 尺寸 -- 创作年代 --
估价 28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2,357,500
材质 形制


(文渊阁宝)
清乾隆年内府写本
1册 白纸
提要:《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编纂,由乾隆皇帝第六子永瑢负责,任命内阁大学士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历时九年成书,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三千六百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三千八百人。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八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编撰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同时禁、毁图书3100多种。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欧洲人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库全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七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四库全书》完成至今两百余年,历经动乱,饱经沧桑,文源阁本在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于咸丰十一年(1861)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抄,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光绪七年(1881)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以后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三套半;其中文溯阁本于民国十一年(1922)险被卖去日本,现藏兰州甘肃省图书馆。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下令调拨到北京市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杭州浙江省图书馆。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市国立故宫博物院(然仍有缺损)。
此拍品为三鱼堂四书大全卷七至卷八全,首钤“文渊阁宝”大印,后钤“乾隆御览之宝”章,原装书品,厚册保存,原宫装绫面保存完整。历二百余年而留存至今,可补文渊阁之缺憾,甚为难得,当为藏家所重。
22.2×15.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