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501 石癫 芙蓉古兽钮扁方章

石癫 芙蓉古兽钮扁方章
拍品信息
LOT号 7501 作品名称 石癫 芙蓉古兽钮扁方章
作者 -- 尺寸 7.6×2.7×1.9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30,000 成交价 RMB 46,000
材质 形制


偶得此印材甚是喜爱,黄中泛白,巧色处界限分明。雕刻之前构思良久,取白黄相间为印钮,白色处雕刻一古兽,黄色部分雕一古代器皿“宝鼎”,上置一圆珠,古兽盘伏于宝鼎一侧,嘴正微微张开神态自若,欲吞欲含此珠,游戏之前态极为可爱。
冯志杰,号石癫。194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雕刻世家。1964年进福州石雕厂当学徒,师从林依友;学艺期间受周宝庭,周荷生指导甚多。年轻时就以精湛技艺参与现在存军事博物馆中《长征组雕》的创作。八十年代后开始涉及田黄石雕刻,师古而不泥古,开现代田黄石圆雕之先河。现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华老字号《冯华记图章店》传人。主要作品集:1991年,寿山石行业内第一本个人作品专辑《石癫寿山石雕荟萃》在香港出版。1994年,个人作品专辑《石癫精品集》在台湾出版。2008年,个人田黄专辑《癫自石来——冯志杰田黄圆雕艺术》。2009年,田黄类鉴识书籍《慧眼识宝——田黄》。2010年,印钮示范小册《寿山石雕大图解——人物钮雕》。2011年,《唯美寿山石雕——石癫印钮精品集》。
 
经历简要:
194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64年入雕刻厂当学徒,师从林依友,雕刻学习中受周宝庭前辈,周荷生老师启蒙。
1978,1980年作品《百鸟争鸣》,《葡萄姑娘》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
1979年,福建画报刊登其作品。
1980年3月,福建工艺美术《漫谈寿山石雕刻的巧色》。
1982年4月,福建工艺美术《田黄石雕刻琐谈》。
1985年2月23日,福州晚报专访《访年轻雕作家冯志杰》。
1985年,其田黄作品在苏富比(SOTHEBY’S)拍卖行中拍卖。
1988年,其田黄作品在苏富比(SOTHEBY’S)拍卖行中拍卖。
1989年,其田黄作品在苏富比(SOTHEBY’S)拍卖行中拍卖。
1991年,个人作品专辑《石癫寿山石雕荟萃》在香港出版。
1992年,杂志中国文物世界69期封面作品,并附文《封面故事——说红田》。
杂志中国文物世界131期介绍文章《(石癫)冯志杰和他的寿山石雕》。
1992年3月,杂志福建艺术介绍文章,《石破惊天——寿山石雕神手冯志杰传奇》。
1994年,个人作品专辑《石癫精品集》在台湾出版,同年在台湾举行个人专展。
1997年7月17日,新加坡联合晚报,报导其在新加坡展览时的田黄作品。
1998年3月12号,香港大公报报导其田黄圆雕作品。
1999年6月15日,海峡都市报专访《石癫的故事》。
1999年12月10号,香港文汇报专访《冯志杰爱石成癫》。
2000年1月9号,香港东方日报专访《港石癫倾情寿山石》。
2000年5月13日,新加坡联合晚报,报导其在新加坡展览时的田黄作品。
2001年6月14日,香港明报专访《爱石成癫冯志杰》。
2004年10月,杭州钱江晚报报导其田黄作品参加的西泠印社举办的《中国寿山石印章艺术展》。
2005年7月10日,福州晚报《一石“四绝”》,介绍其田黄作品。
2006年8月29日,福州晚报专访《用田黄石展现理想世界》。
2006年,于上海举办《石癫从艺45周年》寿山石个展。
2007年,接受系列电视采访《八闽之子——冯志杰》。
2008年,春节电视节目《福建寿山石雕》。
2008年,个人田黄专辑《癫自石来——冯志杰田黄圆雕艺术》。
2008年,于上海举办个人田黄展览。
2009年,田黄类鉴识书籍《慧眼识宝——田黄》。
2010年,印钮示范小册《寿山石雕大图解——人物钮雕》。
2011年,《癫自石来——冯志杰大师雕刻专场》。
寿山石雕刻艺术泛谈
——冯志杰(石癫)
一直以来想以雕刻者的身份来写一篇寿山石雕刻艺术的文章,下笔时却常感笔重千斤,点墨有如撼山。文章也是技巧,书写者有其专攻,这是一难;独自反省,理清头绪,坚持己念不受外扰,又是一难。今试作拙文,如侥幸能引发思考,则大感欣慰。
艺术,其实是个相当陌生的词 汇,尤其在寿山石雕刻这个行业,艺术通常是技术的一种雅称。写到这里,不禁让我回想起年轻时候在福州雕刻厂实验车间工作的往事。所谓实验车间指的是:供以好石,雕刻形式不限,以工论价(工分)。那是个特殊的时代,福州最好的民间雕刻艺人几乎都聚集在那里,也都毫无例外的从一艺而终。私下接活是不允许的,服务对象只能是雕刻厂,每个人都被烫熨的平平整整。所幸的是作品并没有因此而平庸化,反而诞生了大量富有个性的优秀作品,是寿山石雕刻史的一个高潮。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雕刻者间交流程度加深,从而带来了技术与雕刻理念的提升。实际上是客观的封闭式环境,导致了雕刻者们将个性化的情感诉求专注于作品中,艺术价值也由此产生。无数类似的诞生于自然而非被事先设计的艺术,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事实:艺术是一种本能。它通常以技术融合个性的这种形式出现,当然其中技术部分一般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认可并与之相关的技术,寿山石雕刻即是其一。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在这个行业中被忽视的是什么,正是个性化。个性化是个涵盖很广的词汇,甚至于技术特点也包含在内。所谓“工艺工艺,无工哪有艺?”,虽不知道这句话源自何处,但我却经常挂在嘴边。要区分个性与技术之间的区别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换个角度来看作品就可以了:所谓优秀的寿山石作品,指的是那些很容易与观赏者产生某种共鸣的作品,这种共鸣是基于包括雕工在内种种不同的“形式”所达成。这种“形式”我称之为审美观,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审美观,在艺术中它不是通过学习,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个性化诉求而来,是纯粹的精神产物。故任何一个以模仿前人作品为最终目的的雕刻者,都无法成为雕刻家。独立的审美观是雕刻者与雕刻家的分水岭。
经过数百年雕匠们的经验累积,寿山石雕刻衍生出独有的雕刻理念,这是介于技术与艺术的中间产物。早在清早期,寿山石雕刻巨匠杨玉璇就提出了“审曲面势”的雕刻法,但所见未多也未能上手,故不敢妄自揣测。“一相抵九工”的说法在我那个时代算是寿山石雕刻的标杆,具体由谁何时提出,已经不详。虽然在实际运用中,仍多是以巧助工这样的形式,但隐约中有升华至审美的高度,并许多经典之例多暗含惜石如金之意。至于现代的寿山石雕刻理念则更为深入的多,提高到了审美观与个性化的两个高度,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1.略作雕琢,以体现原石之美;2.适应石质,以体现造型之美;3.利用巧色,化解瑕疵,以体现智慧之美;4.石无常势,雕无常形,形势合一成就孤品孤例。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四个层面由易渐难。从审美角度来看,它们并没有难易之分,最终都是为了将审美观完整的体现在作品上。与此同时,个性也摆脱雕刻形态的束缚,形成了一种顽固的价值观:注重个性的雕刻者们,仿佛与石头之间有种建立了某种钮带式的关系。他们从不拒绝有瑕疵的石头,并视传统意义上的完整美为一种暴力。材质的客观局限性催生了他们的潜力,从而诞生了正常情况永远不会出现的艺术精品。
寿山石绚丽多彩质地可人,加上长久的历史文化熏陶,使其有种类宝石的气质。即便是毫无雕琢的石料,也具价值并有昂贵的价格。另一方面寿山石雕刻传承悠久自成一系,无论钮件,摆件,玩件无不别具一格,极富玩味。宝石属性与艺术属性相互交融,形成了寿山石雕刻作品特有的魅力。不过,这两种属性亦有冲突之时,今天既然谈的是雕刻艺术,是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思考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价值,价值的取向取决于价值观,宝石与艺术也不例外。宝石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品质与器量之上的,最终目的即为拥有,不拥有就毫无意义;艺术实为一种精神交流,它的价值观是建立在解读之上的,没有不经解读或解读不被认可的艺术可以长存于世,拥有并非唯一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经典的艺术品,被复制成图册或装饰品用于精神交流。纯粹的宝石图册则多见于广告与拍卖。这两种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同时作用于一件寿山石雕刻作品中,这件作品的价值也由此产生,它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在当今的寿山石市场中商业进程是以宝石类的价值观为主导的,所以许多雕件过于追求器形的完美,品质的纯净,对具个性需要解读的雕刻工艺则是疏远。他们喜欢装饰性为主的雕刻工艺,诸如那些复杂却重复的博古纹或以裸露石质为主的巧雕系列,这些雕刻形式的本质是以突出石质美感为主。当一切建立在统一价值观的事先筛选下的时候,寿山石雕刻类型的人为局限性也由此产生,传统雕刻理念中的精华部分也随之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