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285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卉六方大瓶

青花折枝花卉六方大瓶
拍品信息
LOT号 7285 作品名称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卉六方大瓶
作者 -- 尺寸 高66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4,0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16,100,000
材质 形制

“大清乾隆年制”款
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审美时尚是以皇室宫廷的艺术品味为中心,以致引领和确立十八世纪的美学标准。胤禛父子二人的喜好体现为尊崇法古与摹古的同时对西洋的文化因素亦积极汲取和使用,强调采古补今,中西合璧,这在当时宫廷诸项艺术品之中均有显着的表现,此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即是一佳例。
乾隆一朝瓷业秉承雍正御窑厂精心恭造之遗绪,创新甚多,尤是早期唐英榷陶之时,所出之器,别具情致,巧妙无比,遂有唐窑之称。此式六方瓶为乾隆早期御瓷之尊贵造型,品种所见有青花、粉彩镂空和仿汝、冬青、天蓝诸般颜色釉,均为空前绝后之名品。
此瓶器型恢宏俊伟,釉质温润细白,青花苍翠欲滴,纹饰以肩为界,上部绘折枝花卉纹,下部绘折枝佛手、石榴、寿桃等纹,寓以“福禄寿”三多之意。所绘诸种祥花瑞果,俊秀艳丽,雍荣华贵。圈足内墙陡直,足端宽平,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其形为六方,高盈二尺,更是方器中少见之巨作,成型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制作工艺较圆器复杂,而烧造当中更易疵裂变形。明王世懋《窥天外乘》记:“盖窑器圆者,旋之立就,倏忽若神。独方物即至小,亦须手捻而成,最难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皆置之无用。”此器周正端庄,正是唐窑烧造技术水准高超的反映。
此器在纹饰绘画方面和青花料的配制上都努力摹仿永宣时期的效果,重重点染刻意追求苍健深沉的宣青之美,彰显着当时社会摹古之风对宣窑的推崇,主题纹饰的各式祥花瑞果亦是以宣窑为范,略加化裁。纹饰布局独见匠心,器身六道棱线之上分别绘饰西洋巴洛克式卷草纹,上下呼应,与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回纹、如意头纹、万字纹完美地结合,使得每个棱面形成上小下大的两个开光,开光内绘各式折枝花果纹。开光周边的繁密装饰衬托着中心纹饰的独立,极见疏朗清新之气。而秾妍的青花与洁白的釉地对比鲜明,更增添视觉美感的强烈冲击力。西洋巴洛克式卷草纹是雍正青花御瓷开始流行使用的装饰题材,在传世品中能找到不少实例,在乾隆初年仍然沿袭,一脉相传。因此,中国传统题材与西方当时极为流行的艺术风潮——两个不同体系的美学因素在此得到一次完美无暇的融合,乾隆皇帝以自己的品味追求成就了那个时代文明交流的盛事。
此式青花花卉纹六方瓶肇制于雍正一朝,流行于乾隆前期,其雍正款者传世稀少,目前所知唯见法国国立吉美博物馆有藏,而本品纹饰绘画风格和青花发色流均露出浓厚的雍正御窑遗风,如出一人之手,毫无差别,其中肩部所绘的如意头纹饰为唐窑时期最具特色的边饰之一,与唐英在乾隆五年、六年分别为北京东直门外地藏王菩萨殿、北京东坝天仙圣母庙供奉的青花花觚中的如意头纹饰一致(参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 页115 ,图76),其特点是如意头绘画饱满,中心会留白一个圆眼,周边以点涂法烘托,使得纹饰的立体感增强,而乾隆十二年以后就变得简化,如意头变小,圆眼消失,点涂的笔法亦远不如之前苍劲有力。另外,首都博物馆所藏的乾隆粉彩镂空六方瓶造型与之相同,档案明确记载的唐窑镂空作品生产时间都在乾隆七年至九年之间,因此可以较为肯定此式青花六方瓶出现时间应该在乾隆十年以前的数年里,乾隆中后期就不曾生产。
来源:北京文物商店库藏
北京瀚海1998.8.3,Lot1322号
北京保利2007年春拍,Lot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