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461 陈子庄 山水花鸟人物写生册 册页 (六十开选三十七)

山水花鸟人物写生册
拍品信息
LOT号 5461 作品名称 陈子庄 山水花鸟人物写生册 册页 (六十开选三十七)
作者 陈子庄 尺寸 16×21cm×60 创作年代 --
估价 300,000-450,000 成交价 RMB 517,500
材质 纸本 形制 册页

款识:1.洗象池。
2.成都西郊。钤印:石壶山民
3.汉旺。
4.洗象池一瞥。
5.每过,案头清供。
钤印:陈子庄、石壶之印、石壶之印、子庄
题跋:1.石壶山水速写册,永年署。
2.序言,中国画之基本功有二,一曰临摹,二曰写生,而速写亦写生之一重。元代黄大痴即于皮袋中置一描笔,见好景则模写之,以为创作素材,及至晚近写生速写更蔚成风气,石壶所作山水花鸟平淡天真,清新自然,其炭笔铅笔速写亦笔简意远,机趣天然,工取势,妙剪裁,善抽象,富内美,饶情韵,不唯得物象之特点,尤得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之妙谛,视之为创作亦无不可,当世画坛人亡业显者,江西南昌有秋园黄氏,四川成都有石壶陈氏,率皆借古开今,独出手眼,论者谓黄繁陈简,各擅胜场,墨趣斋主人既典藏黄氏墨妙,又保存陈氏速写。今集为数册,余先睹为快,因序。薛永年。
3.石壶山水花鸟人物等写生册,永年题。
4.序言,中国画之基本功有二,一曰临摹,二曰写生,而速写亦写生之一重。昔元代黄大痴即于皮袋中置一描笔,见好景则模写记之,及至晚近写生速写蔚成风气,石壶陈子庄人亾业显,所作山水花鸟平淡天真,清新自然,其炭笔与铅笔速写迹简意远,生机无尽,工取势,善剪裁,妙抽象,富内美,饶情韵,尤得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之诸论者,谓当世身后显扬之画家,除石壶外乃江西之黄秋园,黄繁陈简,各擅胜场,墨趣斋主人工绘事,善收藏,所藏秋园墨妙称海内首选,而披罗石壶速写亦多且精,集为数册,拟付梓民以公之同好,余过香江先睹为快,因为序焉。薛永年。
钤印:薛永年
题签:石壶山水速写册,永年。
钤印:永年
陈子庄生前十分重视写生。凡外出,必揣练习本,走到哪儿画到哪儿。山水、树木、花鸟、人物、房屋、街景等等,都被当成写生对象。该册页所画既包括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内容,也包括日常生活触目可见之物,皆为陈子庄直接面对物象所写成,以铅笔为主,也有毛笔。线条简练,用笔寥寥,但山形水势,人物、花鸟等俨然已具气势。陈子庄的山水画之所以为世人所看重,不仅在于画面上所体现出的笔墨涵养,回溯到传统文人画审美风尚之中,也源于他的对景写生,对应着古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在该册页中,其中不少为山水速写,简练生动的笔线,流露出水墨山水之妙趣。其中的花鸟部分,涉及禽鸟、蔬果、鱼虫等,以铅笔线攫取物象主要特征,构图看似随意,实则颇具匠心,得物象之生趣。在少量表现人物部分的作品中,人物特征鲜明,姿势生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诚如薛永年先生所作序言:“笔简意远,机趣天然,工取势妙,剪栽擅抽象,富内美,饶情韵,不唯得物象之特点,尤具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之妙谛”,实为对该册页整体艺术内涵的深切把握。该册页基本上囊括了陈子庄的写生创作内容,从不同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陈子庄的独有艺术价值,他在艺术创作上重视写生,重循“外师造化”之传统,以速写式的线条不仅表现外在事物的形,而且赋予了表现对象更为深沉的精神性的意味,淋漓尽致地呈现出画家的个性气质,实为难得一见。
中国古代,扇子常被称为“萐”或“箑”,也被雅称为“摇风”、“凉友”或“便面”,折扇则被形象的称为“聚头”。至于其起源于何时恐怕已难追溯。
扇子除具有祛暑扇凉的实用功能外,还是文人士大夫销夏之馀消遣品赏的艺术品。作为书画艺术的媒介和载体,从普通的日用生活品中摆脱其使用功能而逐渐成为艺术品,可以追述到三国、魏晋。传说三国时杨修曾为曹操画扇,而王羲之为老妇人书扇的故事则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此后,在扇子上题诗作画便成为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与文人雅士关系密切,也为历代藏家所珍爱,一把普通的扇子,一经书画家品题,便身价百倍。
至今能够见到的图像资源和存世的扇面作品中,多为折扇、纨扇或团扇。纨扇流行于唐、宋,多用绢素等丝织品制成,其形制或为圆形或为椭圆形。存世众多宋、元绘画中的小品册页有的就是当时的纨扇。这些纨扇所画内容相当广泛,既有山水人物,也有花鸟畜兽和蔬果虫鱼。
据史料记载,折扇的出现并不比纨扇晚,宋代画史中已有类似于今天折扇的记载,不过它们多来自一衣带水的邻国——高丽和日本,当时多流行于皇室贵胄和极少数的文人士大夫之间。
折扇的广泛流行是在明代,这与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好尚,收藏家的收藏趣味,画家的创作热情,城镇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繁荣等密切相关。从明代开始,不少书画家和文人士大夫擅长并乐于在扇面上进行创作。
在扇面上题字、作画,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样式和视觉表达方式。它尺幅虽小,但需要的技术难度却颇高。无论从构图还是笔墨运用上,都略区别于在普通宣纸和绢素上的书画创作。首先,折扇上宽下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因此既要考虑到构图上的位置经营,物象的精心安排和恰当处理,又要考虑到适应人的视觉习惯。其次,折扇因有折痕,所以还要考虑书写时对行距、字数多寡的考虑。最后,扇面多为经过加工的熟宣、半熟宣或绢素,所以在用笔、用墨和水分的把握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此次扇面专场,共庋集拍品200馀幁,自明至见现代书画大小名家可达二百馀人,书则集真、草、隶、篆、画则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其中绝大多数为海派著名画家程璋的旧藏。
程璋(1869—1938),原名德璋,字瑶笙。原籍安徽新安,移居江苏泰兴,后寓上海。早年从杨润之习画,工没骨花卉、亦能山水人物,中年后变法,在传统基础上吸收西洋画明暗透视法,将写生法与传统笔墨熔于一炉,形象生动传神,色彩秾丽,构图别致,具有独特的风格面貌,所作花卉、鸟兽尤精,颇为沪商所喜爱。从这批藏品中我们或亦可管窥程璋在绘画方面是如何去粗取精汲取诸家之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