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115 傅抱石 1942年作 屈原 立轴

屈原
拍品信息
LOT号 3115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42年作 屈原 立轴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83×57cm 创作年代 1942年作
估价 2,2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11,5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1.《傅抱石年谱》52页,叶宗镐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2.《傅抱石的世界》176页,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出版。
3.《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第241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题识:屈原。民国壬午夏月。傅抱石写。
钤印:抱石、新喻傅氏、新谕、抱石斋、抱石入蜀后作
说明:中国嘉德2007年春季拍卖会静观居藏傅抱石张大千精品专场0702号拍品。
展览:1.“傅抱石百年大展”,台北国父纪念馆,2004年12月。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在日本侵华的黑暗日子中,屈原成为了爱国主义的象征。当时在重庆,郭沫若撰写5幕剧《屈原》以抒发爱国的情怀,同时讽刺国民党腐败的统治。这大型历史剧是由1942年1月2日开始创作,至11日正式完稿,只用了10天。1942年4月3日该剧由中华剧艺社负责,在重庆市中心的国泰戏院公演。傅抱石非常认同郭沫若以屈原爱国精神为主体而借此唤起国民战斗情绪和挽救民族危机的创作宗旨,故此他和郭沫若一起研究屈原,开始大量绘制屈原像和一系列以屈原的诗歌为主题的画作。
屈原像
在古代和现代都有不少画家绘画过屈原像。元代张渥曾临摹赵孟俯的《屈原像》,在画作中屈原是“以安逸而庄严的儒学者姿态出现,没有多少传统与《楚辞》相联的激昂情绪,或者他悲剧死亡背后的政治含义。”明代陈洪绶以屈原的《九歌》为题材制作了一系列的木版画,也绘制过《屈原像》,与之前彬彬有礼的形象相反,屈原的造型开始以《涉江》里的自我描写为根据,并且结合了《渔夫》中的描写,塑造出“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独特形象。明代的另一画家朱约佶,也曾创作《屈原像》,画中屈原无助地坐在河堤边,仰天叹息,充满孤独、愤懑和无奈。和傅抱石同时代的张大千,也绘制过《屈原像》,他的创作源于他自己收藏的署名赵孟俯的《九歌书画册》,和赵孟俯如出一辙的是张大千用白描的手法来塑造屈原的形象,并不刻意去表现屈原的精神状态和他的抗争精神。
傅抱石先后至少创作了七帧《屈原像》,显示他对屈原的敬重。南京博物院藏有两帧作于40年代的《屈原像》;傅家也曾藏有一帧1953所作的《屈原行吟图》;50年代的另一作品则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3件为私人收藏,其中一件曾为新加坡收藏家潘受所拥有,另一件《屈原像》是创作于1947年的扇面,最后一帧是创作于1953年的横披《屈子行吟图》。
尽管每件作品的风格有所不同,但傅抱石的屈原像造型基本上是反映《渔夫》的首五句诗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在傅抱石创作屈原及其诗歌的过程中,郭沫若的《离骚今言译》和其它著述也为其形象塑造提供了借鉴依据。尤其是屈原的年龄,傅抱石在创作时是很据郭沫若的考证:“在一般人的脑海中,觉得屈原很年轻,其实他的年龄并不年轻,而是因为他的精神年轻。我们断定他的年龄六十二岁并不过分……他的死因,并不是像一般轻薄者得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
此幅《屈原》画家题识记为“壬午”,即1942年,也是傅抱石在四川成都举行“壬午画展”的那年,或许此幅作品也是其中的展品。大概就是从这年,傅抱石开始创作屈原的形象,南京博物院也收藏了一幅纪年1942年的《屈原》(见参考图)。
傅抱石的《屈原》依据《楚辞》之《渔父》中对屈原的描述:“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而作。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江水茫茫几接云天,无边无际,就像屈原此刻的心绪滔滔不绝。他在呼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之尘埃”的决心已定,目光坚毅,义无返顾。
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
原收藏者跋:屈原被谗而死,千古冤之。吁,君臣之际至难言矣。夫用人之难,未若听言之难也。盖人之言非一端也。巧言纵横而可喜,谀言顺意而易恍,忠言质朴而不用,直言逆耳而触怒且也。左右争宠,勾心斗角,为之主者,稍一不慎即堕其术中。驯至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关系岂小焉哉。屈原以王佐之才,卒至不得志而自杀。甚矣!君臣相与之不易也。今固无君臣之名,然主从之分殆永不泯。主从相得则水乳交融,百政可以尽举;主从相左则枘凿弗入而祸乱相寻。故从之于主,非徒承其使令,供其喜怒而已,盖将以致君泽民也。尝思屈原之死,固原之不幸,实乃楚王之不明也。谚有之曰:师臣者王,友臣者霸;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自古以来,何莫不如斯也。噫,自原之殁,时人悯其冤也,龙舟竞渡,角黍投江,吊意至愚而哀,蔚成数千年习俗,其感人之深,乃至如斯,后之委质于人者,顾不当闻风兴起耶。适今岁端午,有人携傅抱石作品多幅在宁展览,中有此帧,余颇有感,因购悬座右,并缀数语以志景仰先贤之意云。
中国绘画的精神,乃源于广大的国土和民族的思想,它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世界各国所没有的一点,便是对作者“人品”的极端重视,这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已发挥了鉴戒的力量,再从此出发,逐渐把画面的道德意识融化了作者个人,把画面所再现的看做作者人格的再现。因此,不管花卉也好,山水也好,工笔的也好,写意的也好,总而言之是“点”和“线”交织而成的心声。
——傅抱石 “中国绘画在大时代”,《时事新报》194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