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365 张大千 1940年作 观世音造像 立轴

观世音造像
拍品信息
LOT号 1365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40年作 观世音造像 立轴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145.5×69cm 创作年代 1940年作
估价 2,8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3,85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款识:普麟女士供养,大千居士张爰。一心顶礼弘发誓言,一切迷方会归觉路,弟子张大千。岁庚辰二月十九日,敬造观世音菩萨一区,所愿勤除烦障,早契菩提。
印文:蜀郡张爰章、张爰之印、大千、三千大千
佛的本意是觉,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佛教、佛学、佛家三个概念虽然三位一体,但应该分而论之。佛像绘画,即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品形式,又是一条方便的修为之路。面对佛像绘画,在视觉审美欣赏的同时,更可以禅定静思,得到心灵的安宁与和谐。大师所作的佛释造像绘画,历来是收藏家们的首选。
这张《观音造像》(145.5×69cm,纸本设色,立轴,A1443号)是国画大师张大千传世的佛像艺术精品,双题竖轴,人物较大,弥足珍贵,也是研究张大千的人物画发展脉络的最佳依据。
张大千是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当年叶恭绰曾对大千说,“人物画一脉,自吴道子、李公麟后已成绝响,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并力劝他放弃花卉山水,专攻人物,振此颓风。张大千之所以“西去流沙,寝馈於莫高,榆林二石室者近三年。临抚魏、隋、唐、宋壁画三百帖”,与他发愿用力於人物画创作关系密切。在敦煌时的张大千,宛如苦心修炼的僧侣,早晨入洞,至晚始归,取暖做饭用柴要由20余峰骆驼到200里以外的地方运来,往返需七八天时间,特别是缺少新鲜蔬菜,这对於讲究美食的大千来说,困难可知。张大千说过,“画画没秘诀,一是要有耐性,二是要有悟性”,十年磨一剑,在国人尚不知道敦煌时,张大千在寥无人烟的洞窟一住就是三年,可见其画艺之高非为无由。
这幅《观音造像》是张大千先生庚辰年(1940)所作,允为他的人物绘画精品。观音大士栖岩闲坐,慈眉善目,容止若思,展卷一观,祥和之气顿时盎然於画外。画中的线条妩媚中见出力度、粗犷中见出圆润、潇洒中见出雍容,岩石及竹影敷色清雅秀逸,更衬托出观音造像的冰清脱尘之姿。
中国画以人物为最难,山水花鸟次之,因人物最见造型功力,传神最难。张大千画路很宽,才气极大,影响甚巨。无论是他所临摹的古画,还是所作的美人、荷花、泼彩山水,都能各得其妙,清气袭人,而他精心绘制的观音佛像,则尤其被珍视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