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943 明 犀角雕一束莲杯

犀角雕一束莲杯
拍品信息
LOT号 4943 作品名称 明 犀角雕一束莲杯
作者 -- 尺寸 高20cm 创作年代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3,136,000
材质 形制


带旧配木座
犀角雕一束莲杯以犀角为材,以莲为题,题材互映成趣。整品浑然天成,寓雕工之繁复精微于莲之天然去雕饰中。此杯高20厘米,重417.4克。远观其形,莲摇曳生姿之态栩栩如生,清水出芙蓉之雅趣盎然而生。宋理学大师周敦颐咏莲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之此谓!君子而自比于莲,得其清正、得其中庸,得其文质总相宜。明之能工巧匠得犀角,以君子清雅之心,顺其形而成莲,此匠心之独运不可不知。近观其雕饰,则极尽繁缛之能事。花茎数枝,节理如生,蜿蜒繁复,象形致意。略配数叶,叶边自然起伏,翻卷叶身附于茎上,可知彼时正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莲花数朵,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绕于主莲之外,似是唇齿相依,又似儿女撒欢于父母之膝下。主莲之侧,稍小莲花倚于下,花开而边卷,似不胜娇羞之状,花内之纹理,纤毫毕现,线条自然舒展。观其主莲,花瓣全然盛开,顿感夏日之勃勃生气扑面而来,花瓣上纹理清晰,有一小蟹踞于其上,更添灵动。
犀角是辟邪、稀罕的灵物,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中国本土犀牛的数量不多,到了唐代之后犀牛更是仅存于华南小部分区域。随着中国与南亚、非洲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平凡,特别是明代以后,中外贸易变得空前频繁,犀角从世界各地不断输入中国,数量增多,一直以来被尊为药中灵物的犀角,开始受到高手匠人的钟爱,并将犀角雕刻艺术推向顶峰。但因犀角极易被腐蚀,所以流传下来的犀角杯极少。有资料显示,全国现存于世的犀角雕刻品不足5000件,而且基本都是明清两代的作品。
如今,犀牛已经被列为世界珍稀动物。传世的犀角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绝世珍品,所以存世的犀角精品将越来越少,价格更是逐年上升。在2005年中国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明代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以1140.56万元成交,创下当年中国文玩杂项的最高价。2006年9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犀角雕仙人乘槎杯以203.2万美元成交,创下当时犀角雕拍卖世界纪录。
明清两代是犀角雕刻高度发展的时期,主要集中在苏州、扬州、南京、杭州、广州等地区。能工巧匠各显其能,他们根据犀角特有的造型姿态,表面的纹理,精雕细琢成一件件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及发簪、印章等,犀角雕刻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一起,都被视为艺林珍赏之品,其中以犀角杯最负盛名。现存的亚洲犀角雕刻作品绝大多数是明清时代的作品。亚洲犀角绝迹后,非洲犀角取而代之,则是在清代中叶以后,大多是为了贸易作来料加工。因此,犀角雕刻作品除博物馆藏品及名家递藏流传有序者外。
现在古玩市场上的犀角制品很多是赝品,大多是用黄牛、水牛等动物的角代替。而如何分辨真假犀角,其实在明代人曹明仲的《格古要论》中就有描述:“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者好,其色黑如漆、黄如粟,上下相透,云头雨脚分明者为佳。”即犀角器以粟纹清晰,质细腻似玉,逆光下观看莹润欲透的是上品,而这也正是分辨真假犀角的关键点。
犀角杯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能工巧匠们巧妙地利用犀角的材质和犀角所特有的树干质感的扭曲、虬劲等特征,制作雕刻成一个个工艺精湛、玲珑精巧的犀角杯。在犀角杯身方寸天地中,抒发得淋漓尽致,而且杯身的雕刻技法各有不同,深雕、浅雕、镂空雕等疏密有致,使得每一件犀角杯上的纹饰,都包含各自不同的意境。
重 417.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