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743 清 盛宣怀自用橘皮黄田黄冻双龙纽方章

盛宣怀自用橘皮黄田黄冻双龙纽方章
拍品信息
LOT号 4743 作品名称 清 盛宣怀自用橘皮黄田黄冻双龙纽方章
作者 -- 尺寸 高8cm 创作年代
估价 1,0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3,584,000
材质 形制


印文:盛宣怀印。
边款:杏荪侍郎名印,癸卯岁冬以敬谨篆。
此印为中坂所产田黄冻石,呈色橘皮黄其色泽浓艳,质地凝灵、细嫩、润洁,肌理隐含细密的罗卜纹,是田黄石中的神品。高浮雕法刻双龙戏珠钮,龙首高昂、目光炯炯、神态威严,须眉根根竖立,龙爪半张半敛孔武有力,整个龙身腾空而起、展转流畅,双龙交织盘绕,游转于祥云瑞海中,祥龙矫健、瑞气缭绕,气势恢宏,俨然一派舍我其谁的王者之相。精致高超的雕琢手法,恰如其分的展现出帝王之石的高贵之气,带有非常典型的宫廷制作手法。底刻印文:盛宣怀印,边款:杏荪侍郎名印,癸卯岁冬以敬谨篆。原来此印印主为清末著名的大员盛宣怀,盛氏生于道光甲辰(1844年)故其人肖龙,而此印刻于光绪癸卯(1903年)适逢其六十寿辰,此前一年(1902年)盛宣怀荣升正二品工部左侍郎,此前两年(1901年)盛宣怀被清廷加赏太子少保衔,并获赐清宫少保印(参阅2009西泠秋季拍卖名家篆刻专场LOT2331),故此印极有可能是与清宫少保印同时获赐的。另张幼珊在《寿山石考》一书中就将其和螺江陈宝琛、闽县龚易图、宁波李祖夔并列为晚清四大藏石家,清人陈伯亮《说田石》亦有记载其所藏田黄佳石甚富,诸多有据可查、记载翔实的史料为此印的真实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诚为可信。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人,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还有思惠斋、东海、孤山居士、紫杏、愚卿等号。清末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官僚买办。其一生创造了中国的诸多第一,被后人誉为“中国商父”。1879年,署天津河间兵备道。1884年,赴粤办理沙面事件;同年,署天津海关道。1885年,任招商局督办。1886年,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次年,在烟台独资经营客货海运,航运范围不仅扩大到山东整个沿海,而且还开辟了烟台至旅顺的航线。1891年春,在烟台设立胶东第一广仁堂慈善机构。次年,任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1896年,任铁路公司督办,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奏设南洋公学于上海。1902年,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他不仅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更是中国近代工业史和洋务运动史的缩影。
钟以敬(1866一1916)字越生,又字矞申,号让先,别号窳龛,钱塘(今杭州)人。家业商,声色挥霍殆尽,贫无立锥。寄居古刹,衣食几不给。少嗜金石,以敬少嗜金石,穷究《说文》,工于篆法,喜作《天发神谶碑》体,苍劲有致。印宗浙派,擅拟赵次闲、陈秋堂两家,形神兼得,精整隽拔,清末民初,同道推为是派巨擘,王福庵、丁辅之、吴石潜、高时敷等皆极佩之,求其镌印不鲜。其拟徐三庚法,亦深有会心。褚德彝、汤勉斋劝其刻印,以给衣食。刻竹亦精雅,摹金文者更胜。刻印宗浙派者,当推巨擘。卒年五十一。(《竹人续录、广印人传》)
;重137.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