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451 宋-元 钧窑天蓝釉鼓钉式三足洗

钧窑天蓝釉鼓钉式三足洗
拍品信息
LOT号 4451 作品名称 宋-元 钧窑天蓝釉鼓钉式三足洗
作者 -- 尺寸 直径19.7cm 创作年代 宋-元
估价 1,500,000-2,500,000 成交价 RMB 5,488,000
材质 形制


“七”款
本品别致古雅,腹形如鼓,平底,下承如意云头形三足。口沿、腹壁各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枚,下部十八枚。胎骨厚重,端庄古朴,通体罩施月白色浓釉,色泽乳浊而质地厚润。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存支烧痕十七枚,支点粗大,排列紧密,足内壁刻“七”字。
此类钧窑宫廷陈设器,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基本规律是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若如本品式样者,底部刻“七”字,存世稀少,目前同类仅见二例,一为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典藏原始编号C.700-1920藏品“钧窑内天蓝外玫瑰紫釉鼓钉三足盆托”,口径为19.4厘米;一为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钧窑天蓝釉鼓钉式三足盆托》,口径为16.8厘米,后者釉色则与本品最为接近,参见HE LI着《Chinese Ceramics》页151,图236。
此类钧窑陈设类器皿,质精式雅,备受世人珍视,近年对其年代归属问题上颇多争议,传统北宋说遭受国内一些学者质疑,认为此类编号钧窑精瓷应出自元末明初(公元十四世纪后叶至十五世纪初)。除了援引最新考古资料为论证之外,同时着重指出,中国元代以前的文献中从未提及钧窑及此类精瓷,但在明代后叶的著作中却频频出现。若将之与其它瓷窑的制品(包括景德镇明代官窑出土的文物)作一比较,便可发现,这类器物很可能是明初宫廷用器。故新学术观点亦为可信,不宜盲目否定。但无论其年代归属如何,只是学术之争,毫不影响其作为内府御物之性质,更不会降低其故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内涵,毕竟珍稀程度一直客观存在,不曾改变。
原配紫檀座
来源: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
香港拍卖1999.11.2 Lot670
2010年4月2日,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收藏鉴赏家徐展堂先生在北京逝世。徐先生一生为人磊落,品格高洁,乐善好施,是爱国爱港人士的杰出代表,他的离世是国家的重大损失,特别对于中国文化界来说,更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遗憾。先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文化物质遗产,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了许多力举,捐献了大量宝贵藏品和和巨额资金,为了缅怀先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崇高品德,一批早年出自徐氏艺术馆和徐先生私宅旧藏的瓷器、玉器珍玩等,策划了此次“在望山庄”徐氏珍藏专拍。
徐展堂先生出身贫寒,少年坎坷的生活经历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养成了不断拼搏的奋斗精神,同时凭借吃苦耐劳和过人的投资眼光,由白手起家成功发展成为资本雄厚的企业家。偶然的机会使徐先生喜欢上了古董收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参观世界各地博物馆,重金收入藏品,成为香港敏求精舍的重要成员,十几年下来,收藏藏品达几千件,价值上亿美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即成为世界五十大收藏家之一。同时做好个人收藏的同时注重公众展示,建立了香港首家私人中国艺术博物馆——香港徐氏艺术博物馆。此外先生还十分关心中国文物的保护,先后向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芝加哥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中国艺术品收藏机构捐出巨资,建立了八所以其名字命名的艺术馆,功德彪炳千秋。“在望山庄”为先生建于港岛半山的私宅,院内单独建一小楼以保存所收藏之古董,将于本场上拍的拍品,很多原先就存于该处。如今先生已西去,观赏这批精美的文物同时回想先生的种种善举,不禁让人感慨不已。
这批藏品中,最具文物价值的当属明天启米万钟定烧青花花卉方花觚。此件花觚器形高大秀美,绘花卉草虫纹饰,青花发色淡雅,笔触纤细柔美,仿佛一幅意境优美的文人画,十分雅致。外口沿下书“天启年米石隐制”青花款识,字体工整。米石隐即米万钟,明朝著名画家,米芾后裔,有好石之癖,为著名的北大“勺园”的创建者,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此花觚可贵之处在于其明确的纪年和定制者,对研究明代晚期青花具有重要的断代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与此花觚造型、纹饰、款识完全一致者,被定为一级文物,两者原应为一对,可证其珍贵。
此外还有元青花缠枝牡丹孔雀穿花带盖梅瓶亦为十分难得之珍品。梅瓶短颈丰肩,造型挺拔秀美,主题纹饰分为数层,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腹部为大环绕的缠枝牡丹纹饰,肩部绘孔雀穿花纹饰,笔法豪放写意,潇洒大方,青花发色沉着,“苏麻离青”锡光明显,尤为难得的是还带有原盖,这在传世元青花中极为少见。再如明永乐青花披肩花缠枝花卉盖罐,造型庄重沉稳,线条柔美自然,外壁青花绘折枝花卉纹饰,近足处绘缠枝蔓草纹一周,青花发色沉稳秾妍,布局错落有致,一改元青花的繁密华缛而代之以疏朗清秀,更显得美观大方。有趣之处在于此罐之盖为雍正时御窑特别仿配,画法笔意、发色几与永乐一致,若不仔细甄别,实难发觉其中差异,令人感叹景德镇工匠技艺之高超。而查阅清宫档案,也确多有雍正帝明御窑为前朝遗珍配盖的记载,如故宫所藏成窑斗彩罐之盖即多为后配,此件也即当属此例。
另外还有明嘉靖青花群仙祝寿葫芦瓶,体量硕大,绘群仙贺寿图,热闹非常,绘画繁缛细致,众仙仪态不一,生动逼真,各见精彩,青花一色浓妍泛紫,为回青典型之特征,时代特征鲜明;清乾隆雕漆封神榜故事挂屏一对,尺寸巨大,工艺细致,人物刻画生动,题材罕见,原配铜鎏金框还镶嵌有各色装饰,十分华丽,当为宫廷陈设重器;清乾隆碧玉雕无量寿佛,出自英国旧藏,选材硕大,雕琢极精,当为宫廷造办为皇家供奉特制,极为稀见。
此次专拍之藏品均为自徐氏早年之专拍散出,如今济济一堂,再度聚首,一如当年陈列于“在望山庄”旧宅时之情景,仿佛静静等候先生的赏玩,其中种种让人不甚唏嘘。先生晚年时曾说:“我最想做的,是当个大学历史系的老学生,四处游历,并且以《中国国宝流落在海外的情况调查》作为论文的选题。”一片拳拳赤子之心令人动容。如今先生已经仙逝,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此次专拍之后这些珍品的新主人,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继续传承下去,力行先生的心愿,以表达我们对先辈的尊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