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740 沈周 蕉阴弄琴图 立轴

蕉阴弄琴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740 作品名称 沈周 蕉阴弄琴图 立轴
作者 沈周 尺寸 139×69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2,24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二)》,第211-212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
王季迁题签条:沈周蕉阴弄琴图。愚公。钤印:季迁
题识:拣得芭蕉满地阴,红尘烦暑净无侵。移床兀坐思如水,料理熏炉复事琴。沈周。
钤印:启南、白石翁
鉴藏印:王季迁(1906-2002):曾藏王季迁处、曾归竹里馆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0月。
来源:美国资深藏家珍藏并提供。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玉田生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吴门画派开创人,被时人评论为明代文人画第一人。博学多才,长于文学,为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之承前启后者。与其弟子文徵明并称“吴派”两大家,吴门画派至此崛起,逐步取代浙派占据画界主流地位。又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有《石田诗文钞》行世。有多幅描写文人幽居庄园的作品存世,如《东庄图册》、《夜坐图》等,或描写文人隐居山野茅屋,或表现精致幽雅的山庄园林,无论简陋还是宽阔,都强调安宁清雅的文人情怀。《蕉阴弄琴图》即为这类题材。
《蕉阴弄琴图》水墨绢本立轴,曾为著名鉴藏家王季迁家藏(王季迁,1906-2002,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己千。苏州人,师吴湖帆,善书画,精鉴定)。画面左上角有题识“拣得芭蕉满地阴,红尘烦暑净无侵。移床兀坐思如水,料理熏炉复事琴。沈周”。并钤印“启南”、“白石翁”。右下角为季迁鉴藏印“曾藏王季迁处”、“曾归竹里馆”。
《蕉阴弄琴图》描写在高山俯仰、云气湮氲、草木润泽之中,茅屋草堂、蕉阴婆娑之下,一雅士正携和清泉,畅然抚琴。非但有清音,更有一童子侍奉熏香而来,文人雅逸之气与画者的恬静心情弥漫于画页之上。
此幅应属沈周晚期艺术已臻老成之作。画面并写高远、深远。构图开阔,以S型水域串联起前景与后景,虚实相衬。山顶矾头叠累,错落有致。山坡用披麻皴法,用线圆劲,以淡墨渲染,墨色浓润。山石的轮廓线一次完成,极少复笔。其皴法中锋与侧锋、整笔与散笔兼用,粗短的线条疏落有致,将斧劈、雨点、披麻等皴法相互结合。山顶、山脚以浓墨苔点反复点染,浓淡相宜,灵动响亮。前景之中的树木或俯或仰,相映成趣,枝叶树干的点染安排,生动活泼并不失秩序,全无生涩呆板之拖沓。人物勾勒精细,造型准确。沈周博采众长,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这幅《蕉阴弄琴图》即体现了沈周中锋侧笔并用,长勾短研兼施,刚柔相济的“粗沈”样貌。不仅是在笔墨上,气质上亦不同于元画的孤寂与冷漠,其画面情感是恬静的,入世的,抒写了文人恬淡幽闲的情怀,着意追求平淡天真之趣,是理想中的山水田园之景。明人评沈周画云:“故其匠意高远,笔墨清润,而于染渲之际,元气淋漓,诚有如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此幅作品的价值还在于它体现了沈周诗书画三位一体的自觉。沈周出身于诗画与收藏之家,致力于追求“画格率出诗意”的境界,不仅以笔墨寄予文人淡泊隐仕的人生理想和境界,更认识到题画书法对画面整体的点题、平衡画面效果和意味拓展的功能,因而力求书画相得益彰。其书法初学沈度,晚年直追黄山谷,得其风神。画中题识修长欹侧,遒劲奇绝,与其画“粗体”风格一致。书法线条浓淡、虚实有别,别具韵味,有别于古人。
沈周实为吴门画派之首,其作品对后来者影响极大,明一代直接或间接受沈周影响的画家甚多,远及浙江、松江、金陵等地,如宋旭、王问、谢时臣等。最重要的仍是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等一系追随者,影响了明朝画风由浙派野逸向吴门恬雅的整体转变,在美术史上写下重要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