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701 王铎 1644年作 临淳化阁帖草书卷 手卷

临淳化阁帖草书卷
拍品信息
LOT号 3701 作品名称 王铎 1644年作 临淳化阁帖草书卷 手卷
作者 王铎 尺寸 画心31×192cm;题跋31×136cm 创作年代 1644年作
估价 5,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16,128,000
材质 水墨绫本 形制 手卷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二)》,第261-262页,保利艺术博物馆编。
题签:王孟津书阁帖卷。汲庐赏鉴。钤印:鸿九
引首:山阴遗格。王觉斯真迹,为汪浩同志属题。一九七八年四月,谢稚柳。钤印:壮暮堂、稚柳
题识:桓公十月末书为慰,云:所在荒甚可忧解。殷生数问北事,势复云何?想安西以至,能数面不?或云,顿历阳尔耶?无缘为叹,迟知问。顷为此,足劳人意。八日,义之多日不知君问。得昨书,知君安善,为慰。仆比小差,而疲剧,昨若耶观望。乃苦舆上隐痛,前后未有此也。然一日一昔劳复不极,以此为慰耳。乡里人乐着县户。今送其名,可为领受。君顷就转佳不?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顷还少噉脯,又时噉面。亦不以为佳。亦自劳弊。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不在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皆如君言。便大热,足下晚可耳。甚患此热。力不具。王羲之。此书因周常侍。想必至。吾辨辨,便知复日也。诸怀不可言,知彼人已还,吾此犹往来,不欲来。甲申夏日,在吴城书为亲契,王铎。
钤印:王铎之章、大宗伯印
题跋:(一)王孟津真迹。徐邦达拜观。乙丑(1985)冬十二月。钤印:孚尹
(二)王觉斯,河南孟津人,明天启壬戌进士,国朝官大学士,谥文安。明季书家首推华亭,风神潇洒,一时无两。孟津宗法魏晋,而出以(险)健劲沉着之笔,实与华亭如骖之靳。是卷笔力雄健,神气酣足,其腕力断非时手所及。自足与拟山园石刻并传可宝也。鸿九仁兄大人属题,己卯花朝后二日笠水赵云衢龙门甫书。钤印:云衢
(三)笔阵声威四海闻,敢移旧句策殊勋。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吾)无此君。此余论书旧作,每以题孟津真迹。后两句为倪云林赠王黄鹤句,非孟津真迹谁克当之。拙诗首字应为破字,附识于此,启功。钤印:启功之印、元白无恙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0月。
来源:亚洲资深藏家珍藏并提供。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经历了数千年的继承、发展及开拓、创新,在明末清初的书坛上,出现了王铎这位融古而自出机杼,扛山举鼎的书法大师。
王铎,字觉斯、觉之,号篙樵、石樵、痴庵、雪山。别署烟潭渔史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终年61岁。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同代大书法家黄道周称赞王铎:“行草近推王觉斯。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康有为也给他以决很高的评价“宋人讲意态,故行草甚工,米芾得之,写后世能学之者,惟王觉斯耳。”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对王铎也是推崇备至,赞叹他“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
而王铎自己形容自己对书法是:“余于书、于诗、于文、于字,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跤彼室奥,恨古人不见我,故饮食梦寐以之。”由此便可看出王铎对书学的痴迷达到何等程度。而他同代的姜绍书在其著作《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正书出钟元常,虽以钟王为模范,亦能自出胸臆”。王铎自十三岁开始专攻王羲之《圣教序》,自言“临之三年,字字逼肖”。十五岁时他能钻精《兰亭》,从“二王”的神韵和创造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悟。而在48岁至50岁这段时期,他又完成了“五十自化”(黄道周语)的重要变革,铸成了自己突崛而成熟的个人风格。王铎所临之帖,绝大部分是《淳化阁帖》中的羲、献诸帖。而这件《临淳化阁帖草书卷》为王铎甲申年(1644)所作,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佳作。展卷即见引首有鉴定大家谢稚柳的墨宝:“山阴遗格”。而徐邦达在卷后题云“王孟津真迹。徐邦达拜观。”。启功也随后留下题跋:“笔阵声威四海闻,敢移旧句策殊勋。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此余论书旧作,每以题孟津真迹。后两句为倪云林赠王黄鹤句,非孟津真迹谁克当之。拙诗首字应为破字,附识于此。”
本帖临的是淳化阁帖中的伏想清和帖、劳人帖、八日帖、县户帖、转佳帖、大热帖、周常侍帖、吾唯帖等八帖。而1644年,王铎时南京任东阁大学士,也正是他从临帖走向创作,开创自家风格的鼎盛时期。黄道周所谓“五十自化”便是这一时期,在《临淳化阁帖草书卷》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但见此份阁帖融二王等诸家笔法于笔端,并渗入其鲜明的个性化风格与其中,而自成其味。整幅作品笔势连绵,气势磅礴而不失优美,笔力劲健洒脱而曲尽其妙,墨色浑厚淋漓而变幻多端,极具自然之态。
王铎的草书,无论如何写,都是书史上又一座高峰,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他的书法和其理论影响了明代以后数百年直至如今。
(李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