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179 清乾隆 白玉嵌宝石竹节笔筒

白玉嵌宝石竹节笔筒
拍品信息
LOT号 4179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白玉嵌宝石竹节笔筒
作者 -- 尺寸 高10.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0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2,352,000
材质 形制


苏轼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是君子的化身,“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颇善画竹,其曾云:“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仰两面花”,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自古便与人品格之正直相关联,文人雅士赋诗赞竹,多有如写修竹“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妙句。
笔筒为青白玉质,玉质莹润细腻,巧色留皮,整体呈直筒椭圆柱式,比例匀称,腹壁中部突起数道弦纹,外壁浅浮雕修长劲秀的竹节,形态自然,构图优雅,意趣横生,笔筒底部嵌饰一周小巧的红色宝石,与白润器材形成鲜明对比,当属受到痕都斯坦玉器宝石镶嵌风格之影响,颇有新意。此器构思细密,技法运用灵活,随物象变化而不拘泥,竹叶脉络清晰,风格苍劲潇洒,刀痕宛然,边缘翻卷自如,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
乾隆时的玉器代表了清代玉器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的能工巧匠得以继承和运用历代琢玉工艺的宝贵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琢玉艺术。彼时玉器的品种和数量很多,以陈设品和佩饰最多,也最为精美。各种玉质的实用器皿、文房用品相继出现,愈发精美,乾隆玉器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再者,乾隆尚古好风雅,故宫廷造办处所制之品或为繁美精致之大器、或形简意丰之小赏,此笔筒虽简素而独具气质,颇具神韵,极富文人情趣,其浑厚质朴自然,光素秀美,形器古朴典雅,素雅洗湅饶具古意,沉稳内敛圆融气韵,竹节图腾装饰,象征高风亮节,节节高升又寓意吉祥,符合帝王之审美取向。
中国传统书画用具中以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随着文房器具的发展,围绕着四宝又出现了一些辅助用具,因使用便利,亦渐被文人视为不可或缺的文具。这些文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亦为书案上清雅的陈设品,称文房清供,又因多有精美的工艺造型而称为文玩。清宫中的文玩琳琅满目,或为宫廷特制,或为地方恭进。其材质丰富,包括珍稀的各色玉石、金属、漆器、陶瓷、玻璃、珐琅以及竹木牙角匏诸品类,应有尽有。历代名匠因材施艺,诸多文玩之工艺手法精巧出奇,令人啧啧赞叹。这些文玩风格多样,情趣各异,或雍容华美,或雅致脱俗,又有配合成套者,相映生辉。其中,作为盛纳、保护毛笔必备之文具的笔筒,其所用材质极丰富,制作亦不惜工本。举凡竹、木、牙、匏、漆、玉石、陶瓷、珐琅等诸多种类,或雕琢精妙,或神韵丰盈,或材质粹美,或嵌饰奢华,装饰内容上人物故事与诗文书画皆备,既炫耀着皇家的品味和气派,又折射出明清诸多能工巧匠的卓越技艺。
此拍品图景布局舒缓有致,趣味清雅闲适,意境恬淡深远,表现了文人清高雅洁之格调。器表纹饰简洁,青白玉地上雕饰的文竹线条清晰有神,修竹态势自然,刻画细致入微,形态逼真,韵味清雅高古,风格醒目独特。该作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可谓“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以精致文雅之姿,寓君子亮节、安居乐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