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75 张大千 泼彩山水 镜心

泼彩山水
拍品信息
LOT号 0175 作品名称 张大千 泼彩山水 镜心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62×127cm 创作年代 --
估价 4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448,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八十二叟爰摩耶精舍写。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摩耶精舍、一切惟心造
鉴藏印:庞耐珍藏
来源:美国回流。Lot172-175为同一藏家提供。
庞耐与中国艺术
此件作品中的“庞耐珍藏”印是美国古董商人、收藏家庞耐女士(AliceBoney,1901-1988)的藏印。
1924年,她在纽约开办了美国第一家经营中国艺术品的画廊,渐而成为西方世界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大家。她在五十年代初分别于美国多个城市举办中国书画展览,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她的藏品除齐白石外,亦遍及张大千、吴昌硕、于非闇、傅抱石诸家。
庞耐,随着中国艺术品在西方崛起而知名。如果说她一生传奇,不如说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艺术魅力造就了这个“传奇”,相信庞耐也会同意这句话。
庞耐是与卢芹斋、戴润斋等人同时代齐名的纽约重量级古董商。可以说她是美国第二代中国通的关键人物。曾有人评价说:“因为庞耐的出现,美国才能以不到50年的时间,了解到中国艺术品的价值。”
“1924年那时候,美国人很少了解中国,尤其对中国的艺术菁华,更仿如根本没人想要跨过的门槛。就在那种情况下,我开了美国最早一家经营中国艺术品的画廊。”画廊的初期困难重重。那时,不管如何向对方介绍,中国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未来多么有潜力,人家都会抱以怀疑的眼光,甚至有人说:“她很迷人,但她什么都不懂。”但渐渐地人们开始接受了她,因为庞耐的眼光,让人感受到中国艺术品的魅力。
“眼光是上帝给的,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眼光的话,是不可能成为重要收藏家或经纪人的。”这是庞耐对眼光的诠释。她曾说道,她的婆婆在荷兰所主持的皇家艺术画廊,最辉煌时曾拥有52个展览室,而且每年都赞助艺术的展览。当时曾有机会买下一批凡高的作品,而且价格很低,不过,就因为婆婆没有听过凡高,甚至无法接受其作品的风格,失去一次很好的机会。“当然,这一切只能怪她自己没有眼光。”
凭借着独到的眼光,庞耐成为中国艺术品及美术作品的最大赢家。二次世界大战后,庞耐访问了日本。在这段时间内,她从日本收藏家伊藤手中购买到大量齐白石的作品,其中包括齐白石绘于1927年的名作《柴耙》。庞耐收藏的齐白石大部分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被香港收藏家张宗宪购得。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庞耐的画廊聚集了许多世界知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或艺术顾问。画廊几乎成为美国地区中国收藏家重要聚会场所,在后来差不多十年内,流通于拍卖市场上的中国古董,有很多是出自庞耐之手。而庞耐一生都在引领着西方探索中国艺术品的菁华。
张大千艺术生命中最大的突破莫过于泼墨泼彩,尤以泼彩最具开创性。这是在他多方吸收涵养,因素齐备后,所自然演变出来的,他在传统古籍中找出自己的立论根据,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扬,将墨以笔运之,控制墨水运行方向,加强其流动性,利用这样的特殊技法,得到水与墨自然流动的湿润效果。在其晚年,这种技法更是发展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此作即为代表。画面以水墨晕湿点染山体,秀润华滋,山石树丛层层叠叠,不甚明朗,运笔或快或慢,产生重叠笔触自然晕化的效果,浓重的青绿色彩泼在其间,任其流动出独特的形状,在抽象的山林中又以精细的笔法写出房舍、小桥、树木。大千此种技法带有极强的偶然性,每张作品具有不可重复的唯一性,此作水墨与色彩控制得当,抽象与具象结合在一起,为其晚年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