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300 徐悲鸿 1947年作 抚孤松而盘桓 镜心

抚孤松而盘桓
拍品信息
LOT号 1300 作品名称 徐悲鸿 1947年作 抚孤松而盘桓 镜心
作者 徐悲鸿 尺寸 64×109cm 创作年代 1947年作
估价 3,000,000-4,000,000 成交价 RMB 3,36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即将出版:《徐悲鸿作品集—续一》,徐悲鸿纪念馆编审,文物出版社2009年。
款识:△抚孤松而盘桓。卅六年大暑悲鸿居北平。艾青先生博笑。
△赠周临,艾青。
印文:东海王孙、悲鸿之画、艾青、长咸颔亦何伤
来源:日本资深藏家旧藏并友情提供。
展览:“春之歌—世纪悲鸿作品收藏大展”,徐悲鸿纪念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2009年3月6日—26日。
说明:上款为现当代诗人艾青。
此幅是写赠艾青之作,艾青虽为著名诗人,也曾是学美术出身,他18岁时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后留学法国学油画,回国后又在江丰的介绍下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江丰、力扬、黄山定、于海等人筹备建立“春地美术研究所”与“春地画展”, 1949年2月北平解放后,艾青和江丰等人以军代表的身份接管了中央美术学院。艾青于美术教育方面曾有很大的贡献,与美术界的朋友也多有交往,他曾不止一次去徐悲鸿家里参加聚餐,此画也见证了这段友谊。
艾青与徐悲鸿之往事:
艾青是学美术出身,先在杭州美专,后留学法国学油画,他有一大批美术界的挚友。1950年艾青和一批美术家到徐悲鸿家聚餐,酒过三巡,徐悲鸿借着酒兴说:”走!诸位请到我里间房子看看我的马。“大家进了里间,只见满屋墙上都是骏马,栩栩如生,众人惊呼。徐悲鸿是从来不把画送人的,他见众人都想要,便急忙发话道:”大家都是画国画的,我只送给画油画的艾青兄一幅。”说完便取下一幅画,艾青醉眼朦胧看不清楚便把马“牵”回了家。由此可见徐悲鸿与艾青的深厚友谊。
此画作于1947年夏季,53岁的徐悲鸿继续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校长,这一年的艺专颇不平静,学生参加 “反饥饿、反内战”游行被逮捕,艺专校舍问题,皆深深困扰徐悲鸿,后来在他的多方周旋下,这些问题才得以解决,“抚孤松而盘桓”似乎也隐约透露出徐悲鸿那种难言的焦虑。
“抚孤松而盘桓”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憩,时娇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历代文人都喜欢描绘此境,但多以“高士倚孤松”的构图出现,此画徐悲鸿将一匹立马与孤松结合起来,颇为独出心裁,画中立马呈全侧面,似乎正在悠闲踱步,走到孤松下面时,停下远观,看到自然山色无限美好,于是徘徊不忍离去,画家仅以一马一树即描绘了一幅饱含忧伤情调的风景,十分契合陶渊明的诗境,而马鬃的飞扬之态又传达出一种激昂的情绪。画面构图简洁,笔法匀净爽利,皴染有度,马的结构和松树的造型皆十分准确,显示出画家的写实功力,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