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791 17-18世纪 铜鎏金带背光释迦牟尼像

铜鎏金带背光释迦牟尼像
拍品信息
LOT号 2791 作品名称 17-18世纪 铜鎏金带背光释迦牟尼像
作者 -- 尺寸 高27.5cm 创作年代 17-18世纪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2,128,000
材质 形制


喀尔喀蒙古在清初是由喀尔喀部(八十六旗)组成的,也称漠北蒙古,行政中心在库仑(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出自喀尔喀蒙古大活佛札纳巴札尔大喇嘛(1635年—1723年)之手的金铜佛像确立了喀尔喀蒙古佛像的标准样式。扎那巴扎尔在艺术方面极富有成就,他结合蒙古民族的传统艺术,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金铜佛像和唐卡绘画。 喀尔喀造像的祖型来自西藏中部风格,整体上极秀美端丽,比例舒展、准确,细部精致耐看,花饰精巧,整体动态上也追求工稳对称,但端正中不失纤巧和柔媚感,有些造型样式明显的是来自尼泊尔。
此尊释迦牟尼佛的脸型清丽,双眉高挑,杏眼高鼻,鼻梁两侧较窄,鼻翼亦较小,上嘴唇较薄,下唇略圆,稍厚于上唇,具有无可挑剔之美。释迦佛左手持大衣一角,右手作说法印,姿态生动。佛像为袒右肩大衣,不注重刻化立体衣褶,使四肢突显,展现出肢体的柔美和生命力,富有动感 。 释迦佛结跏趺坐在高台座上,下层为旋纹,上部用素莲瓣,也是喀尔喀蒙古佛像的典型做法。佛像背后有宽阔的背光,上饰金翅鸟、摩竭鱼、童子、大象、孔雀等六种动物,称为六拿具,雕饰精美细腻,值得注意的是左右上方还有两尊佛坐像,分别象征着过去佛燃灯佛和未来佛弥勒佛,较为少见。此像造型端庄,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纤细,金色灿烂,品种稀少,代表了喀尔喀蒙古金铜佛像的最高水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档次,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