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94 唐太宗屏风帖

唐太宗屏风帖
拍品信息
LOT号 0194 作品名称 唐太宗屏风帖
作者 -- 尺寸 29.4×15.7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000-2,000 成交价 RMB 10,350
材质 形制


旧拓本
1册附盒 纸本

提要:唐太宗李世民(598-649),是高祖李渊次子,陇西成纪人,武德九年继位(626)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共执政二十二年。太宗即位后,胸有大志,展其雄才,对外开拓疆土,对内改革政治,导倡儒学,信仰佛教,用人唯贤,曾敕令孔颖达撰述《五经正义》,遂以贞观之治而国力强盛。太宗于日理万机之暇,酷好翰墨,尤爱王羲之之书,曾自撰《王羲之传》,并下诏出内府金帛,征求羲之遗墨,于是物聚于所好,不数年间,各方进献,得正书五卷,草书五十八卷,其中真伪杂陈,更命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甄别,又命韩道政、冯承素等精工摹拓,王字遂风行于天下。太宗之书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据《金石录》谓:陵善正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又经常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则钟意于羲之,朝夕临摹,尤笃爱右军《兰亭禊帖》,置之枕边,常于半夜起把烛临之,书遂大进。太宗善行、草及飞白,尤善临古,殆于逼真《山谷题跋》谓:太宗英睿不群,所学辄便过人,末年诏敕,有魏晋之风,亦是富贵后能不废学尔。传世作品有《晋祠铭》、《温泉铭》等,而《屏风帖》为太宗于贞观十四年所书,原书以真、草二体写在绢素上,计十一幅,后流失于天府人间,至南宋时始显于世,有好事者王允初勒石,其真书已不可复见,而草书亦仅存此而止,已残缺不全。今观其草书所录皆指述前代得失理乱之迹,太宗书之于绢素,张之于屏风,示之于群臣,亦欲以前人之事迹警戒于后人,而其草书则笔力遒劲,气势流畅,章法布局则奇正错落,大小参差,字里行间,有锋颖秀发之气,实为不可多得之佳品。